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    
					
					
						 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青海十大景區(qū)排行榜    NO.10
青海十大景區(qū)排行榜    NO.10
					
					
						 青海省十大之最匯總    NO.3
青海省十大之最匯總    NO.3
					
					
						 青海省十大城市名片    NO.5
青海省十大城市名片    NO.5
					
					
						 中國十大動物保護區(qū)    NO.6
中國十大動物保護區(qū)    NO.6
					
					
						 中國十大世界自然遺產    NO.17
中國十大世界自然遺產    NO.17
					
					
						 中國十大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NO.3
中國十大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NO.3
					
					
						 中國四大無人區(qū)    NO.4
中國四大無人區(qū)    NO.4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保護范圍為:東至青藏公路,西至青海省界,北至昆侖山脈的博卡雷克塔克山,南至格爾木市唐古山鄉(xiāng)與治多縣界,東經89.25°~94.05°,北緯34.19°~36.16°,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核心區(qū)為可可西里山與烏蘭烏拉山——冬布勒山之間,面積1.55萬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它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qū)之間的一塊高山臺地。保護區(qū)西與西藏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xiāng)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地勢高亢,受地質地貌構造控制,區(qū)內山地、寬谷和盆地呈北西西-南東東方向有規(guī)律的帶狀排列:
自北向南為:昆侖山東段博卡雷克塔格山和馬蘭山-大雪峰組成的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勒斜武擔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庫賽湖高海拔湖盆帶;
可可西里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西金烏蘭湖-楚瑪爾河高海拔寬谷湖盆帶;冬布勒山-烏蘭烏拉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內中部較低緩,西部高而東部低,基本地貌類型除南北邊緣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外,廣大地區(qū)為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海拔丘陵、臺地和平原。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qū)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qū)。
可可西里分為三個水系: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補給,水量較小,以季節(jié)性河流為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為中心的東羌塘內流水系,處于羌塘高原內流湖區(qū)的東北部;北部中段為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以紅水河為主,穿越昆侖山流入柴達木盆地。
保護區(qū)內河水流域幾乎遍及整個保護區(qū);湖泊眾多,據統(tǒng)計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個,總面積3825平方公里,湖泊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個,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有7000多個,因此被稱為“千湖之地”。
可可西里現代冰川廣布,區(qū)內有冰川255條,面積750.7平方公里,冰儲量816.489億立方米。保護區(qū)地處多年凍土地帶,凍土面積占保護區(qū)面積90%以上,凍土最厚達400米。冰川和凍土是巨大的固體水庫。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土壤類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三個地帶性土壤。其次為沼澤土,零星分布的有草甸土、龜裂土、鹽土、堿土和風沙土等,土壤類型比較簡單。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因海拔高、氣候干旱寒冷,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氣候特征。在西金烏蘭湖地區(qū)有一明顯的相對暖區(qū)。年均溫為-10.0℃~4.1℃,最低氣溫-46.2℃。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最冷月出現在1月份,最暖月在7月份。年均降水量在173~495mm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煽晌骼锏貐^(qū)由于受高空強勁西風動量下傳的影響,成為整個青藏高原和全國風速主值區(qū)之一,年均風速分布由東南、東北向腹地及西部逐漸增大,等值線基本呈“喇叭口型”。風速在8.0~3.5m/s之間。
1995年青海省政府將該區(q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并于1996年公布。
1997年12月國務院批準并公布該區(qū)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1999年9月更名為“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
2016年4月,青海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部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提出將力爭于5年內建成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長江的正源格拉丹東、長江的南源當曲、黃河源頭的約古宗列等區(qū)域等地,園區(qū)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
2024年5月,三江源國家公園治多管理處資源環(huán)境執(zhí)法局發(fā)布《關于禁止在長江源園區(qū)核心保護區(qū)開展旅游、探險、穿越等活動的通告》,明確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區(qū)禁止開展旅游、探險、穿越等活動,一切組織或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現有高等植物約202種,分屬30科102屬。以矮小的草本和墊狀植物為主,木本植物極少,僅存在個別種類,如匍匐水柏枝、墊狀山嶺麻黃。200多種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和東帕米爾分布的種在區(qū)系成分中占主導地位。并有一定數量的北極高山成分,而溫帶亞洲分布的種較少,溫帶和世界廣布的種極其個別,僅出現在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水域生境中,如海韭菜和眼子。據初步統(tǒng)計,該區(qū)青藏高原特有種有84種,約占該區(qū)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煽晌骼锏貐^(qū)特有種和變種約有8個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東帕米爾分布的種50個左右,占該區(qū)植物的35%。北極-高山成分約有5種。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已知哺乳類動物有30種,隸屬于5目12科20屬;鳥類有56種,隸屬10目22科。此外,本區(qū)產2種裂腹魚類及4種鰍類,幾乎全為高原特有種。爬行動物僅青海沙蜥1種。擁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可可西里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qū)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
由于該區(qū)地勢高亢,氣候干旱寒冷,植被類型簡單,食物條件及隱蔽條件較差,動物組成簡單。但是,除猛獸猛禽多單獨營生外,有蹄類動物具結群活動或群聚棲居的習性,種群密度較大,數量較多。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qū)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qū)。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為中心的內流水系。區(qū)內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個。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個,最大的烏蘭烏拉湖,湖水面積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為咸水湖或半咸水湖,礦化度較高。區(qū)內現代冰川廣布,冰川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有布喀達坂冰帽冰川,馬蘭山冰川、崗扎日冰川等。該地區(qū)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石林、石環(huán)、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的朵朵“鹽花”,以及現代冰川下熱氣蒸騰,水溫高達91℃的沸泉群等,組成了特有的旅游資源。烏蘭烏拉山末端長達2000米的海相侏羅系剖面,對于開展地質、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可西里地區(qū)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青可可西里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基因庫,在自然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tài)探險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態(tài)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