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品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畫論著作,作者是南朝齊謝赫。
第一品陸探微、曹不興等五人;第二品列顧駿之等三人;第三品列姚曇度、顧愷之等九人;第四品列,蘧道愍等五人;第五品列劉頊等四人;第六品為宋炳、丁光。
顧愷之是杰出的畫家,在東晉聲名卓著,謝安曾推崇為“自生人以來未有也”。謝赫卻僅列之為第三品,評曰:“格(一‘除’,或作‘骨’)體精微,筆無妄下;但跡迨意,聲過其實。”這一品評曾遭致《畫品》續(xù)作者的強烈不滿。謝赫之所以將顧愷之列為第三品,反映了《畫品》所倡的創(chuàng)作傾向,折射出與時而變的理論意義。他張“跡有巧拙,藝無古今”,強調(diào)變古、創(chuàng)新,這與蕭綱一派反摹古、倡新變的思想一致。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為皇太子,在此前后大力提倡“宮體”,《畫品》寫于532年之后,可見謝赫入梁后的繪畫及理論,都受到了“宮體”的影響。姚最《續(xù)畫品》評謝赫“筆路纖弱,不副壯雅之懷”,這是由于所畫“麗服靚妝,隨時變改。直眉曲鬢,與世事新”,可見謝赫所畫實為畫中“宮體”。這與魏晉玄風籠罩下尚靜、傳神、重眼睛、輕形體的顧氏畫風異趣,《畫品》對顧氏的品評并非妄下。
在《畫品》序言中,謝赫沿曹植“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畫贊序》)之說,亦云:“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但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則是首次提出關(guān)于“六法”的理論:“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yīng)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jīng)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六法”遠承先秦以來儒家所講“六氣”、“六律”、“六詩”,賈誼《六術(shù)》所云“六理”、“六法”、“六行”、“六美”等概念,近參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以“六觀”論詩文優(yōu)劣,使繪畫理論從創(chuàng)作技巧到批評準則上升到自成體系的階段。
“六法”之首是“氣韻生動”。漢人重氣,認為“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王充《論衡,·氣壽》),曹丕以“氣”人于文學批評,提出“文以氣為主”(《典論·論文》)。晉人多以“韻”品藻人物;“氣”“韻”相合為一詞,當指人的生命力與智慧、才情的統(tǒng)一。而“生動”之說,可遠溯《易傳》“生生之謂易”,又承漢人“氣生萬物”之論。生命哲學用于藝術(shù),“氣韻生動”當是指人的生命、精神、學識、風度等,應(yīng)表現(xiàn)在生生不已、變動不居之中。這種既重精神風韻,重姿態(tài)動作的觀點,繼承了顧愷之傳神寫照“論,但又與顧氏忘“形”得“神”異,是對傳神論的發(fā)展。
“六法”之二是“骨法用筆”。“骨法”源古代面相術(shù),指人的骨體相貌,魏晉品藻人物,常有帶“骨”字的評語,認為“骨”與人的形體、精神、人品都相關(guān)。顧愷之將“骨法”引入繪畫,使之成為“以形寫神”的基礎(chǔ)。謝赫所說“骨法”,繼承了顧愷之所論,但在評張墨、荀勗時又有“但取精靈,遺其骨法”之說,使“骨法”失去神圣意義而趨于世俗?!懂嬈贰穼ⅰ肮欠ā迸c“用筆”相聯(lián)系,既明確了中國繪畫與書法密切相關(guān),又指出了線條是造型的基礎(chǔ)。傳為衛(wèi)夫人作的《筆陣圖》說:“善筆力者多骨。”“骨法用筆”之說當對此有汲取。綜觀謝赫對各畫家的評論,是要求用筆有骨力,要創(chuàng)新,且“氣韻生動”當憑借“骨法用筆”。
“六法”當以“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最為重要。其余四法屬具體技巧:“應(yīng)物象形”指按物象面貌來表現(xiàn),不能臆造,“隨類賦彩”指據(jù)不同對象表現(xiàn)各自的色彩,“經(jīng)營位置”指精心構(gòu)圖、巧妙設(shè)計,“傳移模寫”指臨摹技巧?!傲ā睂蟠泻艽笥绊?,宋郭若虛推尊為“六法精論,萬古不移”(《圖畫見聞志》)??梢哉J為,《畫品》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繪畫理論批評著作。
對“六法”首作逐條轉(zhuǎn)述的是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自此而至清代,皆作四字一句連讀,近代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始作二、二斷開,錢鐘書亦認為四字相連失讀(參見《管錐編》第189則),對此,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辨析甚詳。
《古畫品錄》是南朝齊、梁間人謝赫(生卒年不詳)撰寫。謝赫的生平未見于史,日本金原省吾《支那上代畫論研究》推測其與劉勰、鐘嶸約略同時。曾人梁“秘閣”,掌繪事,作有《安期先生圖》、《晉明帝步輦圖》等傳于后。
南朝齊謝赫撰的《古畫品錄》。全書1卷,收錄了從三國吳至南朝齊代的27位畫家,分為6個品級,評其優(yōu)劣。書中提出的繪畫“六法”之說,對后世影響很大,為歷代畫家、鑒賞家們所遵循,有較大的理論價值。
《古畫品錄》分為兩部分
*序論--提出繪畫六法論。
*畫品
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了完整的繪畫六法論:
* 一氣韻生動是也:
* 二骨法用筆是也:學者對于謝赫“骨法”有多種解釋:指人體的“骨相”、指畫的骨架、指線條的運用。
* 三應(yīng)物象形是也
* 四隨類賦彩是也
* 五經(jīng)營位置是也:“經(jīng)營位置”就是顧愷之的"置陳布勢",就是構(gòu)圖學。
* 六傳移模寫是也
也有的學者將謝赫的六法標點為:
* 一 氣韻,生動是也
* 二骨法,用筆是也
* 三 應(yīng)物,象形是也
* 四 隨類,賦彩是也
* 五 經(jīng)營,位置是也
* 六 傳移,模寫是也
有《百川學?!?、《王氏畫苑》、《津逮秘書》、《叢書集成初編》、《美術(shù)叢書》等版本。北京圖書館所藏《匯刻唐宋畫書九種十一卷》含此書,為明嘉靖間刻本,系此書古籍善本。新刊本為《中國畫論叢書》,與姚最《續(xù)畫品錄》合刊,王伯敏注譯,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