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人物
齊雨亭,長春“積德泉”燒鍋創(chuàng)始人。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初,攜子齊子升“闖關東”來到寬城子(今長春市)。他在墾荒中發(fā)現(xiàn)一個泉眼,泉水清澈透明,味道淡中略帶微甜,非常適宜造酒。于是他開始在此地籌劃建酒廠,請來當?shù)匦悴艦闊伷鹈铡坝堪l(fā)合”,寓意財源滾滾,如泉噴涌;同時聘請釀灑師徐長久親自掌握釀造技術。經過籌備,涌發(fā)合燒鍋店于同年農歷四月二十日(5月20日)正式開張。
1850年(道光三十年),寬城子一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齊雨亭暫停釀酒,為百姓供水供粥,周濟災民。獲得施舍的災民,紛紛呼吁將涌發(fā)合燒酒改叫“積德泉燒酒”,以此回報他的大恩大德。齊雨亭于1864年去世。
公司簡介
綜述
長春積德泉釀酒廠,是由原中國國營長春市釀酒總廠(國家大型二級企業(yè))轉制而成的企業(yè),創(chuàng)建于一八五一年(清咸豐元年),已有15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積累了豐富的釀酒技藝。是東北地區(qū)久負盛名的老字號企業(yè),也是中國國家酒文化重點研究單位之一。
2006年12月長春積德泉釀酒廠被中國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yè),且是吉林省唯一一家擁有百年金字招牌的酒類企業(yè)。
產品
“積德泉”注冊商標榮獲吉林省著名商標稱號,其傳統(tǒng)工藝品種有白酒、清酒、黃酒、滋補酒、烹調料酒五大系列,其中玉米黃酒生產工藝,屬中國首創(chuàng),以特制老酒為代表的黃酒系列產品,連續(xù)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大獎。紅穗牌烹調料酒,也是積德泉研制的獨家技術產品,曾獨占京、津、唐、華北地區(qū)市場十幾年,仍頗有影響。保健滋補酒,利用東北特產人參、鹿茸、茸血、鹿鞭、熊膽、雄蠶蛾、紅景天等名貴補品,采用獨特配方精制而成。許多品種榮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銀獎,吉林省優(yōu)質產品獎。積德泉產品一直以保證質量為經營主旨,贏得了各階層消費者的好評。
質量
為做大企業(yè),做強品牌,積德泉在充分考慮水質、空氣、環(huán)境質量和發(fā)展前景的前提下,聘請專家考察地下水資源,歷經兩年時間,于毗鄰長春凈月潭——中國國家森林公園的奢嶺鎮(zhèn)地下160多米深處挖掘到長白山余脈水系,據(jù)此新建了一座占地15.8萬平方米,年產八千噸以上,集綠色種植、釀酒生產、飼料加工、參觀游覽、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積德泉酒文化旅游度假山莊。山莊內各種娛樂設施項目齊全,垂釣池、燒烤園、游樂場、原始生態(tài)逍遙谷、騎馬、特色烤全羊、篝火晚會、叢林野戰(zhàn),流連忘返。山莊內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600多人住宿,500人會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幽雅舒適的環(huán)境,是從事商務、旅游、休閑娛樂最理想的選擇,既可以在這里吃喝玩樂,又可以參觀百年老酒廠,傳統(tǒng)的釀酒工藝,現(xiàn)場品嘗糧食釀出的美酒,而且您還可以買到出廠價位的積德泉任何一款酒類產品。
品牌歷史
綜述
有200多年歷史的“積德泉”老燒鍋,它經過的歲月,可以說是長春的縮影。也可以這么說,沒有“積德泉”也不會有長春的某種文化,民俗和歷史。
創(chuàng)始
一位掌柜王云堂在和日本人、俄國人的爭斗中,積德泉燒鍋敗下陣來,并開始衰敗。在積德泉的歷史上,“王云堂”這個名字不能不提。王云堂,河北樂亭人士,曾是長春新民胡同附近的“同合盛”雜貨鋪的小伙計,后來成功接兌衰敗了兩年多的積德泉,是位有民族氣節(jié)的民族資本家,在商界頗有聲譽。
“九·一八”事變以前,他是長春商會會長,事變后即辭去商界職務,不為日偽做事。1924年初,積德泉的老掌柜齊發(fā),和“同合盛”的王云堂約好商談出兌燒鍋一事。而出兌那一天,也正是長春府槍斃女土匪馱龍的日子,馱龍在臨刑前要碗積德泉老酒的場景,老齊發(fā)看在眼里不禁當街落淚。
積德泉的新掌柜王云堂,有4個合資伙伴,其中有一名日本人叫后藤愛,之所以要讓日本人加入,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可以多少減少日方的干擾,比如治安管理等。
當年長春著名的書法家王休然先生為王云堂寫下了“積德泉”三個字。1924年農歷五月初六,天氣響晴,倒閉兩年多的積德泉終于重新“開燒”了。
易主之后的積德泉燒鍋,重新蓋起了50間酒作坊,并以泉子為中心擴展成東西兩院,重新招雇了200多名糟腿子、選拔了院心、外柜、磨頭、槽頭、鍋頭等,每日三班倒開始釀酒。長春百姓都感覺到了積德泉的新變化。
經營
據(jù)《長春文史資料》記載:“民國12年(1923年)積德泉每日三班造酒,每班紅糧五石,大麥八斗,小豆四斗,共計日用原料十五石紅糧,二石四斗大麥,一石二斗小豆(大麥和小豆是制大曲的原料)。全年共計用紅糧四千五百石,大麥七百二十石,小豆三百六十石,還附屬有小型油坊,后來改成四班造酒。為加強管理,王云堂干脆搬到院內的正房五間居住,加上店鋪和賬房,生產顯得十分規(guī)范?!蹦菚r,積德泉工友和吃勞金的人下工都要走一個“角門”,就像各單位的收發(fā)室一樣,屋子里坐著“門役”,專門檢查是否有人偷油偷酒。燒鍋講仁義,出酒時只要趕上,認識不認識都給酒喝,就是不許人偷。但這些往往都不明說,而是讓工友邁門檻。對此,吉林省民俗專家曹保明所撰寫的《積德泉》曾給予相關描述:積德泉燒鍋的木頭門檻子足有二尺半高,偷酒的人往往是用一個豬吹泡灌上酒,藏在大褂里邊,貼著肚子掛在腰帶子上。但在這樣的門檻子前,只要偷者一邁高腿一貓腰,豬吹泡被擠壓,酒會流出來。這叫會偷的不如會查的。重新“開燒”的積德泉燒鍋,無論在出酒數(shù)量,還是“口頭”(味道)和質量上,都堪稱當?shù)刂?。提起積德泉,老長春人都會大拇指一挑。一時間,“積德泉酒”成了東北民間家喻戶曉的老酒,而王云堂也一躍成為東北地面商業(yè)界的頭面人物。
相關事件
此外,與王云堂有關的幾件大事有:1930年(民國期間)參加吉林省煙酒事務總局在長春舉辦的東北老酒評定大賽,積德泉奪得頭牌;1933年,溥儀當上了偽滿洲國皇帝,積德泉的房產和地盤,都被劃進了“皇宮”建筑用地里,王云堂通過一系列活動,終于以高代價保住了積德泉未搬遷;1946年,王云堂被解放軍聘為商會顧問,主辦籌集大量現(xiàn)款、布匹、鞋襪等軍需物資,并將自存高粱約25萬公斤
供給解放軍司令部;其后,國民黨接管了長春,為避迫害,王云堂于1947年初舉家去了北京;1948年,長春解放后,長春市政府接管了積德泉酒廠,成為當時第一家國營企業(yè),命名為長春市釀酒廠,“積德泉”作為酒廠的注冊商標;1956年政府找到了王云堂,按公私合營政策給其逐月支付資產利息,王云堂有感于黨的關懷,主動向中國人民救濟總會長春分會捐贈人民幣2.7萬元,并將《資治通鑒》等藏書2000余冊獻給了長春市圖書館。
發(fā)展
一鍋老酒解放后,廢棄了二年多的“積德泉”終于又恢復了頑強的生命力。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政府決定讓“積德泉”立刻生產一批“老酒”,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拿出一批當年的傳統(tǒng)名牌,送往北京,給毛主席嘗嘗東北“積德泉”的老酒。工人們樂壞了,就在1949年的9月,慶祝國慶和送往北京的“名牌”酒都生產出來了,整整裝了一大馬車準備拉到火車站上裝火車。2004年8月5日,位于長春市黃河路1462號的長春積德泉釀酒廠內,正在灌“最后一批酒”,之所以說是“最后”,是因為酒廠在灌完這批酒后,即將整體搬遷至長春雙陽奢嶺的新廠區(qū),屆時,包括尚未全部遷移的全套生產線在內,新廠區(qū)將以全新的面貌迎來“積德泉”歷史上的嶄新一頁。據(jù)長春積德泉釀酒廠的辦公室主任何乃森介紹,酒廠的位置,即曾經的“寬城子”,已成為長春二環(huán)路以內的市中心區(qū)。加上近20年來發(fā)展成形的光復路商貿市場,北至東八條街、南到長通路,客商云集,交通阻塞,衛(wèi)生臟亂。酒廠身陷其中,空氣和水質的污染日甚,已保證不了工藝質量要求。同時,市政府限令二環(huán)路以內不許存在工業(yè)煙囪,這也讓酒廠生產失去了蒸汽動力。另外,企業(yè)環(huán)境形象受損,也嚴重影響了產品出口及外商合作項目……為了譜寫“積德泉”的新篇章,酒廠一定要尋找到一處與積德泉原始水質相同的、山清水秀沒有污染的寶地,整體搬遷,重建酒廠。
建設新廠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經查閱地礦部門的勘測資料得知,在長春,像這種地質斷層構造的基巖裂隙地下水系,除了“人民廣場—積德泉—偽皇宮”一條水線外,尚未開發(fā)的還有“凈月潭—奢嶺—雙陽吊水湖”一條水線。經過三年多的考察勘測,終于選定了凈月潭以南,長清公路16.8公里路東的一塊山間空地。那里山林環(huán)抱,溪水長流,遠離村鎮(zhèn),空氣清新。地下水量充沛,水質為偏硅酸鹽礦泉水,果真與早年積德泉水一般無二。經過平整土地,拓展出的新廠區(qū)為4萬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成一座年產8000噸各類酒,集生產操作、參觀游覽、休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花園式綠色酒廠。長春積德泉釀酒廠的車間內包裝出廠的是有名的“紅穗料酒”。這套生產線將全部遷往雙陽奢嶺長清公路16.8公里處。55歲的辦公室主任何乃森穿上工作服,他在檢查并試圖記住灌制最后一批酒的過程和場景,這對于他而言,不僅僅是工作意義上的,更是作為在酒廠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一個老員工的心情所致,因為他知道,“積德泉”這一路走來不容易,至少在他所經歷過的這些年中是這樣……
并購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長春積德泉釀酒廠也和其他國有企業(yè)一樣,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逐步陷入困難局面,負擔沉重、生產萎縮、市場走低……只有那150多年積累起來的精湛技藝和文化內涵,似乎一直深深植根于企業(yè)之中,植根于工廠員工的心中,等待春風的吹拂。1999年夏天,隨著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深化,長春市釀酒總廠被吉林省東宸集團購并,改造成為股份制企業(yè),更名為長春積德泉釀酒廠。改制后的酒廠,白酒、黃酒、清酒迅速恢復生產,積德泉特釀、老窖、糧液、春泉白酒、老黃酒、清酒、紅穗牌烹調料酒等名牌產品重現(xiàn)省內外市場。超濾機、電腦灌裝機、自動洗瓶機等一批當代最先進的工裝設備……老品牌正欲重振聲威。翹首企盼,搬遷后的長春積德泉釀酒廠,帶給全新的起飛姿態(tài)。
清宮御酒
提起積德泉,長春老百姓可謂耳熟能詳,它不僅是酒,更是一種酒魂。
“積德泉”系王玉堂等五人集資五萬元(偽幣)在1931年接兌協(xié)和棧所屬“泉興德”鋪店后而組成的。
在積德泉的歷史上,王玉堂這個名字不能不提。
王玉堂,樂亭縣蘆葭河人。17歲在長春“同和盛”錢號學徒,后來成為具有民族氣節(jié)的民族資本家。“九一八”事變前,他是長春商會會長,事變后,即辭去商界職務,不為日偽做事。
王玉堂有四個合作伙伴,其中一名日本人叫后藤愛,之所以要讓日本人加入,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可以減少日方的干擾,比如治安管理等。
1931年,王玉堂發(fā)現(xiàn)了泉眼,興辦積德泉燒鍋,由合伙人之一的曹菡(前清舉人)手書“積德泉”三個大字。當年積德泉,有50間酒作房,以泉眼為中心擴展成東西兩院,招雇有200多名糟腿子釀酒工人,選拔了院心、外柜、磨頭、槽頭、鍋頭等工人。每日三班釀酒,每班紅糧五石,大麥八斗,小豆四斗,共計日用原料十五石紅糧,二石四斗大麥,一石二斗小豆(大麥和小豆是制大曲的原料)。全年共計用紅糧四千五百石,大麥七百二十石,小豆三百六十石,還附屬有小型油坊,后來改成四班造酒。
為加強管理,王玉堂干脆搬到院內的五間正房里居住,店鋪和賬房管理十分規(guī)范。那時,積德泉工友和吃“勞金”的人下工都要走一個“角門”,就像各單位的收發(fā)室一樣,屋子里坐著“門役”,專門檢查是否有人偷酒?!盁仭敝v仁義,出酒時只要趕上,認識不認識的都給酒喝,就是不許人偷。但這些往往都不明說,而是讓工友邁門檻。對此,吉林省民俗專家曹保明所撰寫的《積德泉》曾給予相關描述:“積德泉燒鍋”的木門檻子足有二尺半高,偷酒的人往往是用一個“豬吹泡”(豬膀胱)灌上酒,藏在大褂里邊,貼著肚子掛在腰帶子。但在這樣的門檻子前,只要偷酒者一邁高腿一貓腰,“豬水泡”被擠壓,酒會流出來,這叫會偷的不如會查的。
重開的“積德泉”燒鍋,無論在出酒數(shù)量,還是“口頭”(味道)和質量上,都堪稱當?shù)刂住L崞鸱e德泉,老長春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一時間,積德泉成了東北家喻戶曉的“老字號酒”,而王玉堂也一躍成為東北商界頭面人物。后來王玉堂在日本人、俄國人的爭斗中敗下陣來,積德泉也開始衰敗。
解放后,積德泉又恢復了生命力。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積德泉生產了一批傳統(tǒng)名牌老酒,送往北京,用于慶祝開國大典。到了1984年,生產水平已居吉林省釀酒企業(yè)的首位,同時產品被中國輕工業(yè)部評為優(yōu)質產品,1985年被評為吉林省優(yōu)質產品。2000年經中國國家質量檢驗總局驗收,企業(yè)成為首批獲利國家級生產許可證的釀酒企業(yè)之一。
品牌發(fā)展
了解“積德泉”這個長春古老品牌的人,不妨前往長春凈月潭南岸,在長清公路16.8公里處(雙陽區(qū)奢嶺鎮(zhèn)幸福村境內),可以見到3座青山環(huán)抱中的建筑,這就是新的“積德泉”。
長春積德泉釀酒廠是1999年由中國原國有長春市釀酒總廠轉制而成的股份制企業(yè)。這是一家始建于1851年的老字號,在東北地區(qū)久負盛名。可是,一段時間以來,去過黃河路“積德泉”舊址的人會發(fā)現(xiàn),這里成了規(guī)模較大的海鮮批發(fā)市場,人們似乎難以找到“積德泉”的影子。
事實上,這一帶的幾家企業(yè),都已經相繼停業(yè)從商,與光復路連成一片。積德泉酒廠處在重重包圍之中,同時,空氣與水的質量也與過去大相徑庭。
幾經選擇,積德泉酒廠在考慮了水質、空氣質量和發(fā)展前景后,確定在長清公路16.8公里東側一山間空地建新廠。據(jù)該廠負責人介紹,專家經過考證指出,此處水系處在凈月潭與吊水壺斷裂帶,水質與積德泉原始水質相同,山清水秀,沒有污染。雙陽區(qū)計經局2002年8月即批準了這個南遷項目。在該項目的批復中看到,項目投資為1.19億元,建設期至2004年末。其中,僅釀酒基本建設工程占地就達6.5萬平方米,還有十幾萬平方米的其他項目用地,發(fā)展空間可謂大矣!
這里將是工業(yè)生態(tài)園區(qū)“積德泉”新廠址已經不是簡單的“燒鍋”了。它將建成一個酒文化社區(qū)、工業(yè)生態(tài)園區(qū)。除按傳統(tǒng)工藝繼續(xù)生產白酒、清酒、黃酒、滋補酒外,還將發(fā)展綠色種植業(yè)、營養(yǎng)飲品業(yè)、飼料加工業(yè)、綠色餐飲業(yè),并建設旅游度假村。
過去,積德泉酒廠釀酒產生的大量酒糟成為企業(yè)的負擔,不但沒人要,想要運出市區(qū)還得搭上不少運費。企業(yè)遷到這里后,可以加工飼料,養(yǎng)牛,養(yǎng)鹿,打造積德泉無公害農家飼料的品牌形象。
該廠已在新址建成了人工湖、垂釣池等,下一步還將建起積德泉歷史文化陳列館,弘揚積德泉酒文化?!胺e德泉”南遷,既符合市政府“退二進三”的總體規(guī)劃,更代表了“城市空心化”的趨勢。
企業(yè)文化
積德泉以塑造品牌,品牌管理為市場營銷核心內容,積德泉人精心經營,使這一‘中華老字號’金字品牌發(fā)揚光大。
優(yōu)秀的企業(yè),打造優(yōu)秀的團隊。從生產一線到銷售一線,每一位‘積德泉’人都具有一個核心思想,那就是,團結、求實、創(chuàng)新、進取,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最大潛力,充分體現(xiàn)積德泉人的強大凝聚力。
企業(yè)榮譽
獲得過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國家經委金龍獎,中國首屆黃酒節(jié)特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銀獎和吉林省優(yōu)質產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