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明星|国产A级无码国产无码区|中文无码福利亚洲欧美黄色片|超级黄色A片日韩人人插|日韩一本大道乱码人妻|可以免费在线观看的AV|在线免费国产高清涩涩|成人视频网站亚州|久久久成人网址|超碰免费在线看强奸

臺北故宮 中山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0
贊數(shù):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guī)模較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shù)史和漢學(xué)重鎮(zhèn)。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仿造中國傳統(tǒng)宮殿式建筑,主體建筑共4層,白墻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筑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基本信息
  • 開放時間: 08:30-18:30
  • 適宜季節(jié):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1天
  • 所在地/隸屬: 臺灣省 臺北市 士林區(qū)至善路二段221號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zhèn)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怎么樣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nèi)收藏有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jiān)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余件文物。

2015年10月,臺北故宮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xiàn)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jié)束。

2019年8月12日凌晨,臺北故宮南院發(fā)生3樓空調(diào)機房冒煙事故,所幸文物未受到影響。

發(fā)展歷史

北平成立

1911年,清帝溥儀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之初,溥儀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清室優(yōu)待條件》,清帝尊號仍存不廢,待以各外國君主之,清帝暫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頤和園。

1914年中華民國政府將熱河避暑山莊和沈陽故宮的文物遷移至紫禁城的外廷,設(shè)立“古物陳列所”開放參觀。

1924年11月,清遜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溥儀居住紫禁城這段期間,因賞賜、故臣借觀、拍賣點押、竊取盜賣,使1200多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流失。隨后于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員會,整理宮內(nèi)珍藏文物。

1925年9月,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員會,由李石曾出任委員長。清室善后委員會制定《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故宮博物院臨時董事會組織章程》及《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建立“故宮博物院”(此時尚無設(shè)置院長)。

1928年6月,國民政府委員會委員經(jīng)亨頤提案廢除故宮博物院、成立逆產(chǎn)處理委員會處理并變賣故宮文物、建議在南京另設(shè)“中央博物院”,后來在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長張繼的反對下,使經(jīng)亨頤的前兩項計劃無法成功。同一時間派易培基接收故宮博物院,公布《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與《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隔年2月接任第一任院長。

抗戰(zhàn)南遷

故宮博物院于抗日戰(zhàn)爭的前夕,選擇重要文物南遷。

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后,國民政府開始計劃將博物院文物南運。隔年,日軍攻占熱河、進逼北平,故宮理事會要求博物院選擇院藏文物菁華裝箱儲置,開始南運。

1933年2月6日,北平戒嚴,華北情勢告急,第一批南遷文物抵達上海,期間南遷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國子監(jiān)等單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2月,故宮改隸行政院,命馬衡為院長。

1936年12月,南遷文物由上海轉(zhuǎn)運首都南京。

1937年1月,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即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8月,上海爆發(fā)淞滬會戰(zhàn),南遷文物再由莊尚嚴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遷至長沙;隔年11月再轉(zhuǎn)運至貴陽安順暫置(1944年再運往四川巴縣)。

1937年11月,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經(jīng)由長江至漢口;1939年5月再移往宜昌、重慶至四川樂山。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那志良走隴海鐵路運至陜西寶雞;1939年7月,再轉(zhuǎn)卡車經(jīng)漢中運抵成都,隨后又運往峨眉古廟安置,成立故宮博物院峨眉辦事處。最后南遷至南京的文物,約2900箱文物因來不及運送,滯留在南京。北平淪陷后,北平故宮仍留有許多文物,淪陷期間還在繼續(xù)清點未曾登記的文物,并又廣泛征集了一批珍貴文物。

文物遷臺

抗戰(zhàn)結(jié)束后,杭立武向日本索回許多珍貴的圖書和藝術(shù)品,隨后運往臺灣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這部分圖書和藝術(shù)品。包含了北平故宮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書畫、瓷器、玉器,另外加上北平圖書館的善本圖書和外交部條約檔案等共5,422箱。國共內(nèi)戰(zhàn)后期,杭立武負責搶運這批故宮國寶至臺灣,中華民國政府遷運臺灣的文物本來計劃共運送五次,但因戰(zhàn)爭形勢突變一共只運了三次。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南遷文物先集中運至重慶。

1947年6月,南遷文物由重慶循水路運回南京,至12月全數(shù)運抵。

1948年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zhuǎn)運臺灣。國民政府將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中央圖書館善本圖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文物、外交部檔案開始運往臺灣,成立“中央文物聯(lián)合保管處”。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故宮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212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圖書館60箱、外交部重要檔案60箱)由中鼎艦運抵基隆港。南京國民政府還下令留在北平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將留在北平的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空運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以致于后來一箱也未運走。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滬輪于1月6日運出,1月9日到達基隆,共計3502箱(包括故宮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圖書館462箱、北平圖書館明清輿圖18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侖號軍艦于1月29日運出,2月22日運抵基隆港,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計劃搬運2000箱(包括故宮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50箱、中央圖書館150箱),但軍艦一到海軍部眷屬就搶先上船,杭立武只好找海軍司令桂永清解決,最后下令拆除辦公桌,但由于運輸艦艙位有限,最后只能運出1244箱(包括故宮博物院972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50箱、中央圖書館28箱),剩下的故宮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圖書館28箱被迫留在南京。至此,總共有2972箱故宮博物院文物運臺,南京還剩11178箱故宮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運回北京故宮,剩下兩千多箱暫存南京至今。為阻止文物遷臺,南京中央博物院共產(chǎn)黨員陶孟和曾發(fā)動群眾阻止,但未成功。

1949年8月23日,文物遷入臺中縣霧峰鄉(xiāng)吉峰村,并成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lián)合管理處”,隸屬于教育部,由杭立武部長兼任主任委員,并于臺中縣霧峰鄉(xiāng)北溝覓地建筑庫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隨即遷入)。11月,戰(zhàn)時河南省存放在重慶中央大學(xué)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亦搶運到臺灣并存放在臺中市糖廠倉庫。

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xiāng)吉峰村倉庫落成,運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

1951年6月,成立兩院存臺文物清點委員會,延聘學(xué)者、專家為委員,進行重編箱號、抽查箱內(nèi)文物,直到1954年才完成。這次清點也編制了《點查清冊》,成為存臺兩院文物的原始清冊。

1954年,“中央圖書館”在臺北復(fù)館,聯(lián)管處改組,并開始出版重要資料。

1956年,“北溝文物陳列室”正式開放(后毀于九二一地震)。

1956年,早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國民黨當局在臺灣建立第一座博物館“文物美術(shù)館”,收藏來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歸還掠奪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館的“家底”。

1957年,在亞洲協(xié)會贊助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蔣介石巡視“文物美術(shù)館”,并改館名為“歷史博物館”。

臺北建館

1965年,在現(xiàn)址建成新館。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歸并故宮博物院后,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臺中運至臺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至此,運臺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shù)谋4姝h(huán)境。

1969年,制定相關(guān)征集辦法,在臺灣展開增加藏品的行動。1967年-2008年8月期間,透過其它機關(guān)移交1,651件,受贈32,326件冊,收購12,751件冊,合計46,728件冊。

進入20世紀80年代,臺灣博物館業(yè)迅速發(fā)展,各主題博物館突出特色,吸引人們的視線。史博館沒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時代,其品位和實力仍穩(wěn)居前列。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當局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史博館適時推出大陸探親攝影展,轟動全島。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又陸繼推出林風(fēng)眠九十回顧展、李可染書畫展、傅抱石畫展。

1989年,聘請社會學(xué)者、專家四十余人組成委員小組,再次進行全院藏品文物的清點檢驗,至1991年5月完成。此次完成了藏品文物登錄號簽張貼,文物建卡照片攝照以及文物保存狀況的了解。

2000年臺灣地區(qū)政黨輪替后,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接任院長,館藏方向朝擴大至東南亞、南太平洋文物的趨勢,以呼應(yīng)臺灣原住民與南島文化的傳承關(guān)系。

2002年,臺灣當局“行政院”通過改建案。

2006年,改建后故宮隨建筑更新推出“Old is New”概念,以行銷方式推廣典藏。參考法國國際博物聯(lián)合會影像授權(quán)辦法,援用文資法第六十九條規(guī)定,制定影像授權(quán)收費規(guī)定。

2007年,臺灣當局“行政院”提出修正故宮組織條例,將收藏“中國”文物改為“國內(nèi)外文物”,被立法院否決。

2009年2月14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帶團赴中國大陸訪問北京故宮博物院,首度開啟兩岸故宮交流,而北京故宮也將在3月份訪臺。10月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雍正大展”,將成為兩岸故宮合作的試金石。

2009年3月1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率團抵達臺北,他們此行將專程訪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也是對半個月前周功鑫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身份首訪北京故宮的回訪。

博館擴建

1964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開始興建。1966年,第一期新館左右兩翼擴建工程完竣。

1971年,第二期擴建工程從新館兩翼向前擴建完竣,陳列室面積達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10月,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1984年,第三期擴建工程故宮新建行政大樓啟用。庫房和展場建立恒溫恒濕、防火防潮、防震防盜等措施保護,又仿乾隆養(yǎng)心殿西室書齋于正館設(shè)“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園設(shè)“至善園”。

1994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提出改建構(gòu)想。隔年,第四期擴建工程圖書文獻大樓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設(shè)“至德園”。

2000年,杜正勝接任院長,計劃進行第五期正館擴充整建,并推動故宮南部院區(qū)之規(guī)劃設(shè)立。

2007年2月,正館擴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覽空間達到9,613.91平方米、非專業(yè)展覽用之公共空間則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間增至8,852.69平方米。同年,檢調(diào)偵辦故宮博物院改建擴建工程弊案,故宮先后任院長、官員涉入其中,總共15人遭起訴。

館藏文物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陶瓷器2萬多件,包括從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nèi)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古代書畫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后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張宏的《華子岡圖》等;善本古籍有近20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朱批奏折、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銅器-6,044件 繪畫-5,287件

瓷器-25,423件 書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絲繡-306件

琺瑯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書籍-198,459冊

文具-2,379件 清宮檔案文獻-386,729冊件

錢幣-6,953件 滿蒙藏文文獻-11,501件

織品-138件 拓片-895件

雜項-12,347件

以上總計677,609件冊,是到2009年11月底全院的典藏量。瓷器2萬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該院是收藏中國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機構(gòu)之一;藏有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有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龍紋盤、獸面紋壺、西周毛公鼎、戰(zhàn)國犧尊等;玉器1萬多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來宋至清歷朝皇帝推崇藝術(shù)、廣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萬件,這是一般博物館(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價值連城的極品更是數(shù)以千計,如銅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盤;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書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顏真卿、宋徽宗(趙佶)書法手跡;畫卷中的張宏《華子岡圖》;以及中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窯名家親制品,官窯制御用藝瓷等,國寶級文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70萬件藏品(包括近40萬件明清檔案)堪稱中國文化藝術(shù)之寶庫,北京故宮博物院超過了180萬件的珍藏(另有800萬件明清檔案撥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同樣無人匹敵。

金石:遷臺的學(xué)者當時認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國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銅器去臺北。

書畫:文人重視書畫,書畫本身也好運載,能拿的盡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去臺北,其中僅宋畫即達943(實際上,臺北故宮博物院元以前繪畫和書法分別為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和155件,被清宮歸為宋畫的作品中有相當部分屬后世作品。臺北故宮博物院在鑒定方面較為松散,以沿用清宮舊定結(jié)論為主,宋元山水畫系列可構(gòu)成臺灣故宮博物院的極品特展;北京故宮則追回370件被溥儀私帶出宮的絕品書畫(溥儀共帶走1300余件書畫精品,其中大部分回到大陸各博物館,又接受大量民間捐贈,共藏有繪畫、壁畫、版畫、書法、尺牘、碑帖約14萬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書畫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早期書畫(尤其人物畫)和元代書畫品質(zhì)極佳,明清收藏極其豐富、全面。

玉器:中國有君子佩玉之說,故玉器也拿走不少,現(xiàn)有1萬件;但也留下2.3萬件精品。

陶瓷: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計17934件。

宮廷: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比較完備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畫像,多為故宮南熏殿舊藏,但沒有清代帝后畫像。

書畫藏品:共計約有9120件,以元朝作為劃分點,著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圖》、范寬《溪山行旅圖》以及蘇軾《寒食帖》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明代官窯瓷器和清宮舊藏瓷器為大宗,著名的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即為代表;圖書典籍部分以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較多且完整度高,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

出版作品

該院出版有《中華五千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惠風(fēng)和暢》、《文物光華》、《故宮寶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畫皴法點苔之研究》、《清代通鑒長編》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淵閣《四庫全書》。院內(nèi)還有定期刊物《故宮文物月刊》和《故宮學(xué)術(shù)季刊》。

重要活動

先后舉辦“商周青銅禮器展”、“我國瓷器的發(fā)展”、“書畫精華特展”、“故宮藏玉”、“中華民國開國史料展”等展覽。在建院60周年之際,舉辦了大型綜合陳列“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關(guān)系特展”。還在院內(nèi)開辟了“三希堂古典茶藝雅座”和仿宋、明庭園“至善園”。為了方便外地民眾參觀,還舉辦了巡回文物展覽,深入許多市縣展出。

機構(gòu)設(shè)置

院長、副院長、主任秘書、參事

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文創(chuàng)營銷處、教育展資處、南院處、安全管理室、秘書室、人事室、主計室、政風(fēng)室

歷任領(lǐng)導(dǎo)

蔣復(fù)璁(1965年9月-1983年1月)

秦孝儀(1983年-2000年)

杜正勝(2000年-2004年)

石守謙(2004年-2006年)

林曼麗(2006年-2008年)

周功鑫(2008年-2012年)

馮明珠(2012年-2016年)

林正儀(2016年-)

旅游信息

門票信息

1、普通票新臺幣350元;

2、團體參觀票(10人以上)新臺幣320元;

3、臺灣身份證件,持國際學(xué)生證者新臺幣150元;

4、至善園:新臺幣20元;

5、至德園:免費參觀;

6、兒童學(xué)藝中心:免票參觀。

開放時間

展覽館一區(qū)(正館):8:30——18:30;周五、周六夜間開放18:30——21:00,全年無休。

圖書文獻館:9:00——17:00,周日、假日休館。

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周二到周日開放,周一、張大千先生的忌日(4月2日)及假日休館,需提前一周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官方網(wǎng)站申請預(yù)約,并于參觀前三日,到官網(wǎng)查詢是否申請成功。

至善園:9:00——19:00,周二至周日開放,周一休園。

兒童學(xué)藝中心:8:30——18:30,周五、周六延長至21:00,周三下午13:00以后閉館。需申請預(yù)約,5-12歲學(xué)童為主。

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各類文化精品四季前往皆宜。

餐飲

故宮博物院中能用餐的地方共有三個,較大的故宮晶華位于第一展覽區(qū)外部西側(cè),三希堂位于第一展覽區(qū)四樓,富春居位于第二展覽區(qū),都提供中式餐飲及茶點,還有第一展覽區(qū)一樓東側(cè)的間居賦售賣西式茶點。

交通信息

公交

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至士林站下車,由1號出口出站后,至中正路轉(zhuǎn)乘紅30(低地板公交車)往故宮博物院至本院正館門口下車?;蜣D(zhuǎn)乘公交車255、304、815(三重-故宮博物院)、小18、小19于本院正面廣場前下車。

搭乘捷運文湖線至大直站下車,轉(zhuǎn)乘棕13往故宮博物院至本院正面廣場前下車?;虼畛私葸\文湖線至劍南路站下車,轉(zhuǎn)乘棕20往故宮博物院至本院正館門口下車。

自駕

1、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臺北濱江交流道下,走濱江街,左轉(zhuǎn)上大直橋,下大直橋后,走北安路,進自強隧道,于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zhuǎn)即可抵達。

2、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內(nèi)湖交流道下,左轉(zhuǎn)快速道路,至內(nèi)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于故宮路與至善路口轉(zhuǎn)即可抵達。

3、臺北市東區(qū)(基隆路),經(jīng)正氣橋,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4、臺北市南港,經(jīng)環(huán)東,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5、臺北市北區(qū)(士林、北投等)經(jīng)中山北路或文林路,至中正路往外雙溪(中影文化城)方向即可抵達。

美圖欣賞
更多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1654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quán)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lǐng)
最新評論
相關(guān)知識文章
國內(nèi)十大博物館陳列館種類 好玩值得去的博物館盤點
博物館具有重要的欣賞和教育意義,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種類也是多樣,比如恐龍博物館、昆蟲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書法博物館、美術(shù)館、藝術(shù)博物館、科學(xué)技術(shù)館等等,那么哪種博物館值得去呢?那種博物館好玩?哪種博物館適合帶孩子去?下面MAIgoo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值得去的博物館陳列館種類,一起來看看吧!
最值得去的十大博物館 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館 十大省級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種以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并向公眾開放的一種公共設(shè)施場所,具有重要的欣賞和教育意義,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博物館排名,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帶你了解值得去的博物館。
國內(nèi)最值得去的十大博物院 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院
博物院和博物館等級不同,博物院規(guī)模大、屬性高、藏品珍貴、文化深厚,所以國內(nèi)能稱得上“博物院”的,可以說名氣都很大。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博物院排行,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帶你了解值得去的博物院。
中國十大恐龍化石博物館 十大著名恐龍遺跡園 中國看恐龍的地方推薦
恐龍遺跡承載著遠古時代生命科學(xué)的重要信息,期待著人類去破解恐龍滅亡之謎。六千多萬年過去了,在我國境內(nèi)也有遺留著許多的恐龍遺址,那么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恐龍博物館是哪里嗎?中國有哪些恐龍博物館?今天MAIGOO旅游編輯就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恐龍博物館和遺址園,包括中國西峽恐龍遺址園、世界恐龍谷、諸城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嘉蔭恐龍國家地質(zhì)公園、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zhì)公園、河源市恐龍博物館、二連浩特市恐龍地質(zhì)公園、昌吉恐龍館、廣東南雄恐龍博物館等,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nèi)外十大博物館盤點 國家級博物館名單 中國各地博物館匯總
一部搞笑又神奇的《博物館奇妙夜》讓所有人對博物館開始有了期盼和想象,那么你知道國內(nèi)有哪些博物館嗎?博物館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中國著名博物館(博物院)包括北京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安兵馬俑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等都屬于國家一級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包括了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那么各省市還有哪些博物館呢?下面MAIgoo編輯將為您介紹國內(nèi)博物館分級、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國內(nèi)外著名博物館以及各省市博物館,一起來看看吧!
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最新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全覽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chǔ)設(shè)施、藏品管理與科學(xué)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wù)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并以打分方式產(chǎn)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你知道我國一級博物館有哪些嗎?本文整理了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快來看看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吧!
最新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 國家級博物館一覽
博物館,一般是為社會服務(wù)的非營利性常設(shè)機構(gòu),它主要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向社會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xù)性。通過以符合道德且專業(yè)的方式進行運營和交流,并在社區(qū)的參與下,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多種體驗。我國國家級博物館,分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和國家三級博物館,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名單不分先后)。
西安十大博物館·紀念館 西安值得去的10個博物館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國歷史文化最為濃厚的城市之一,其博物館的數(shù)量自然不在少數(shù)。截止至2020年,陜西的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就有7座位于西安市,可見西安博物館的底蘊。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西安十大著名博物館,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陜西自然博物館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上海十大博物館·展館·紀念館·歷史建筑 上海旅游十大必去文博場館
上海是公認的國際大都市,除了城市發(fā)展經(jīng)濟繁榮之外,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化場地正是感受其文化底蘊的好去處。你知道在上海著名的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有哪些值得去嗎?上下面本文買購網(wǎng)旅游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上海十大博物館·展館·紀念館·歷史建筑,包括上??萍拣^、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天文館等,一起去上海的博物館漲知識吧!
中國十大軍事博物館 中國戰(zhàn)爭紀念館有哪些 值得一去的軍事博物院
新中國是重生于革命、抗戰(zhàn)、解放中的國家,在成立后建設(shè)了許多紀念戰(zhàn)爭事跡或是英雄人物的紀念館。這些軍事博物館的主題,或是某次戰(zhàn)役、或是某個歷史性事件,也可以是軍事相關(guān)紀念物品、歷史物品的展覽。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軍事博物館,包括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海軍博物館、甲午戰(zhàn)爭博物院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十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十大古化石景區(qū) 著名動物古化石-植物化石景區(qū)
化石可能夠幫助我們?nèi)チ私夤糯锘蛘咧参锏奶攸c和樣貌,以及它們的生活特征及進化歷史。想要看到這些古化石,可以去一些遺址或者是一些古化石自然博物館。那么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古化石博物館嗎?著名動物古化石、植物化石景區(qū)又有哪些?接下來MAIGOO編輯將盤點中國十大古化石景區(qū)博物館,包括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zhì)公園、北京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安徽省地質(zhì)博物館等,一起來了解一下。
中國十大著名遺址博物館 在博物館里了解中國歷史
遺址博物館,是依托考古遺址為主體,在遺址附近建立的博物館,同時也是針對該遺址文化進行發(fā)掘、保護、研究、陳列的專門性博物館,用于陳列展示遺址所發(fā)掘出來的大多出藏品。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遺址博物館,包括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芮國遺址博物館等,帶你了解中國有名的遺址博物館。
中國昆蟲博物館排行榜 中國十大值得去的昆蟲博物館
喜愛觀察昆蟲,是許多孩子們好奇單純的表現(xiàn)。每個地區(qū)都建有自然博物館、或昆蟲博物館等。在周末或是節(jié)假日時期,不妨帶孩子們?nèi)ミ@些“昆蟲王國”,讓熱愛昆蟲的孩子大飽眼福。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昆蟲博物館,包括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上海昆蟲博物館、周堯昆蟲博物館新館、諶安明蝴蝶博物館等,帶你了解中國著名的昆蟲博物館。
中國十大藝術(shù)博物館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藝術(shù)博物館 中國藝術(shù)博物館排行榜
藝術(shù),通常是大型博物館下的一個大類,包含了繪畫、雕塑、瓷器、玉器、書法、攝影、電影等等。因此以“藝術(shù)”為主題的藝術(shù)博物館,在主題及藏品范圍上同樣不小,有囊括了多種藝術(shù)類型的、也有單一藝術(shù)主題的博物館。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藝術(shù)博物館,包括廣州藝術(shù)博物院、香港藝術(shù)館、清華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等,帶你了解國內(nèi)著名藝術(shù)博物館。
北京十大博物館·展館·紀念館·歷史建筑 北京十大值得去的歷史展館
作為首都的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各種展館得天獨厚發(fā)展的基礎(chǔ),那么北京有哪些博物館值得看?北京著名展館有哪些?下面MAIGOO網(wǎng)小編整理了北京十大博物館·展館·紀念館·歷史建筑,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shù)館·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館、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
中國十大著名歷史博物館 國內(nèi)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歷史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以提供歷史、動態(tài)、文物藏品、文物照片和專業(yè)書籍介紹為主,主題可以是一座城市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或是一段歲月的歷史等等,旨在讓后人通過實物展覽及文字介紹,從中感悟歷史的深厚。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歷史博物館,包括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等,帶你了解中國有名的歷史博物館。
中國十大書法博物館-書法館 中國值得去的書法館書畫院盤點
書法,是獨屬于中國漢字的一種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為漢族獨創(chuàng)的表現(xiàn)藝術(shù),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的形式多種多樣,以某類書法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有許多。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書法博物館,包括蘭亭書法博物館、中國書法文化博物館·尚志碑林、當代中國書法藝術(shù)館等,帶你了解中國值得去的書法博物館。
中國十大自然博物館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自然博物館 中國自然博物館排行榜
自然博物館,以收藏、制作和陳列有關(guān)天文、地質(zhì)、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為主,是宣傳教育、普及科學(xué)文化知識的場所。國內(nèi)的自然博物館主要以收藏動物標本為主,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自然博物館,包括天津自然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帶你了解值得去的自然博物館。
中國十大動物博物館-動物標本博物館 國內(nèi)必去動物博物館排行
動物博物館、動物標本館是專門介紹動物知識和展示動物實物的博物館,其展示了動物標本、骨骼、標本制品等,還有關(guān)于動物的生態(tài)、行為、形態(tài)、進化等方面的信息,是更直觀、真切地了解和認識各種動物的好去處。那么國內(nèi)著名的動物博物館有哪些呢?有哪些動物標本館值得去?下面MAIgoo旅游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國內(nèi)十大動物博物館-標本館,包括國家動物博物館、青島濱海學(xué)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tài)博物館、成都大熊貓博物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動物博物館等等,一起來看看吧!
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排行榜 國內(nèi)藏品最多的博物館盤點
每次去博物館,經(jīng)過參觀博物館內(nèi)的文物,我們往往能學(xué)到很多的知識,所以文物的數(shù)量對于博物館來說也是一大吸引力。那么你知道國內(nèi)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有哪些嗎?國內(nèi)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國內(nèi)館藏文物最多的私人博物館是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國內(nèi)館藏文物最多的國有博物館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外藏品豐富的博物館還有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山大學(xué)生物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昆明動物博物館等,下面就隨MAIGOO旅游編輯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