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qū)文化館始建于1949年,當時稱為“大興縣群眾教育館”,1950年更名為“大興縣人民文化館”,是隸屬于大興區(qū)文化委員會的事業(yè)單位,現(xiàn)有職工48人,館內機構設置情況為七部一室,即辦公室、文學攝影部、美術部、劇場部、群藝部、培訓部、非遺部、文化志愿者部。
大興區(qū)文化館承擔著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指令性大型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工作,全區(qū)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與陣地輔導工作,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近年來成功地舉辦了大興西瓜節(jié)系列活動、農民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等大型文化活動,培養(yǎng)了一大批藝術人才,挖掘整理了詩賦弦、武吵子、五音大鼓等多項瀕臨滅絕的民間藝術,組織編輯了各種文集、畫冊,舉辦了各種展覽和技能展示,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位。
2006年7月搬入新館辦公,新館建筑面積6242.65平方米。館內配有560個觀眾座位小劇場一個,有面積433.44平方米展廳一個, 有面積642.62平方米排練廳一個,另有網絡教室、鋼琴教室、美術教室等專業(yè)教室14個 。館內常年開設文學、美術、舞蹈、音樂、戲劇等藝術門類的培訓班。同時將業(yè)務向基層延伸,文化館將根據(jù)需要選派業(yè)務干部深入到基層進行輔導,開展各類培訓,組織各種文化活動。
大興區(qū)文化館將以弘揚先進文化為己任,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立足公益性、發(fā)展群眾性、保持先進性、建設示范性,努力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文化館劇場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觀眾坐席分為2層共570坐位,舞臺尺寸為12米×12米,21道吊桿,具有較為先進的舞臺燈光、音響設備??捎脕砼啪殹⒀莩黾皶h。自2006年7月使用以來已進行文藝演出50余場、會議20余次,群眾文藝排練120余天。
舞蹈排練廳面積400平米,具有較為先進的燈光、音響設備。為文化館舞蹈類項目培訓、教學的主要場所。自使用以來,常年免費對群眾開放,已接待群眾舞蹈愛好者16000余人次。
展廳面積420平米,配有較為先進的燈光設備,展線120延米,可開展各種藝術展覽及商業(yè)展出,自使用以來已舉辦大型展覽16次,例如,天津的美術家和中國書法院等高層次的展覽,觀眾達175000人次。
2個,每個60平米,為戲劇、合唱隊排練的主要場所,常年免費向群眾開放。
書畫、西畫教室各一個,面積分別為52平米,主要用來進行美術、書法的培訓和教學。
綜合教室3個,全部配有電視、DVD、投影、電子白板等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可開展各種文化培訓、教學。
鋼琴教室3個,配有鋼琴及電子鋼琴,可供鋼琴及聲樂教學使用。
電子琴教室1個,面積52平米、25架電子琴,可進行電子琴培訓。
多媒體教室1個,配有較為先進的電腦及網絡設備,可進行各種多媒體培訓、教學。
文化館所有活動場所綜合使用,共舉辦了各類公益性社會文化藝術活動和公益服務項目24個,受益群眾達20000人次。目前開辦有合唱、舞蹈、書法、繪畫、秧歌、京劇、評劇等培訓班,學員人數(shù)達到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