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一聽到霸王龍的名字時,就會想到它們作為陸地終極獵手,自身是很安全的,通常只會獵殺欺凌其他動物。然而,一項最新考古研究表明,在2.3億-0.65億年前的恐龍時代,生活著一種體形龐大會飛的爬行動物,它們雖然不會在飛行過程中獵食,卻會在陸地上捕獵,而且時常以幼小的霸王龍或恐龍世界中其他物種為食。
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將這種遠古會飛的爬行動物稱為“有翼蜥蜴”或掠食性翼龍。他們猜測,這種遠古動物可以在湖面和海面上飛翔掠去,從水面上捕魚,與現(xiàn)今的海鷗十分相似。這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上,并未定義它是一種完全的陸地物種。
英國樸次茅斯大學合著作者馬克·威頓說,“依據(jù)我們的假設,這種動物將空中飛行作為首要的運動方式,它們僅通過飛行實現(xiàn)從A點到達B點,我們認為它們的主要生活方式還是基于陸地,而并非是空中,它們在陸地上進食和繁殖后代。”
為了揭示它們的攝食習性,威頓與同事達倫·奈什研究分析了這種名為神龍翼龍(azhdarchids)的會飛無齒爬行動物,它的體型平均要比其他翼龍都要大。例如:神龍翼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體重是550磅(250公斤),翼展達到30英尺(10米)以上,身高相當于長頸鹿。
他們對內(nèi)陸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的50%以上神龍翼龍化石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它們還具有其他的特征:較長的肢體、僵硬不靈活的頸部,并不適合于在空中和泥沼中掠食。奈什說,“這種動物所有的解剖學特征和環(huán)境中所發(fā)現(xiàn)的骨骼化石詳細資料表明:它們主要的生活方式是在陸地上爬行,在陸地上掠食其他物種。”
像海鷗這樣的飛行掠食者,會張開下頜掠過海面,最終捕獲水中的魚蝦。威頓稱,無論這種龐大的飛行物種如何努力,當它們試著像海鷗捕食海水中的魚蝦時,由于不具備靈活的頸部,它向海面俯沖時最終會使頸部以下的身體部位都浸入海水中。他說,“對于水面捕食來說,海鷗和鵜鶘被認為是最好的獵手,但是神龍翼龍的脖頸長度接近10英尺,并且非常僵硬。無論它們怎樣做,它的頸部活動范圍都會很小?!?/p>
威頓告訴美國生活科學網(wǎng)站說,“此外,神龍翼龍的足部非常小,很難在海水中捕食或捕抓泥沼中的獵物。由于它們的體型龐大,四分之一噸的體重很容易在泥沼中沉浸直到死亡?!?/p>
同時,這種爬行動物的頭部也很長,達到10英尺(3米)。因此,它們在準備攻擊獵物時必須低下頭以保證下頜能夠接觸到地面上的獵物。在0.65億年前,神龍翼龍與其他非鳥類恐龍都從地球上滅絕消失,它們的獵物對象包括:像鳥一樣的Velicoraptors、幼小的霸王龍以及兩棲動物。 [1]
當今世界上最重的鳥為灰頸鷺鴇(Ardeotis kori),體重可達21千克,但它跟中生代的翼龍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了。
日本福井縣恐龍博物館(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的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方法——通過腳印化石估測翼龍的體重,推斷有些翼龍可重達145千克。相關研究發(fā)表在《古地理學,古氣候?qū)W,古生態(tài)學》(Palaeo-3)雜志上。
之前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利用一切可能的材料如翼龍骨骼質(zhì)量、翼龍體積模型等推測這種史前空中巨獸的重量,卻沒想到還能利用翼龍的腳印。研究的承擔者,恐龍博物館的T.Kubo表示,自己的研究證明翼龍的體重著實可觀。
起初,Kubo從東京上野動物園(Ueno Zoo)搜集了17種現(xiàn)生爬蟲的足跡,包括鱷魚、蜥蜴、龜和一只青蛙。
“在兩年間,我每周都去上野動物園,”他說?!跋聍{魚那樣的爬行動物非常不愛運動,也難以揣測它們會朝哪個方向動,我經(jīng)常要耗費一天做說服工作,它們才很不情愿地施舍一個腳印給我?!?/p>
在收集了足夠的腳印后,Kubo便著手尋找腳印和動物體重的關系。他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定的處理,個體前后腿的腳印面積之比例和動物體重有一定聯(lián)系。他將這一回歸方程應用到翼龍足跡化石中,最終發(fā)現(xiàn)大部分翼龍的體重都至少比現(xiàn)生最重的鳥類大10倍。
英國查塔姆大學(Chatham University)的生物學助理教授M.Habib評論說,Kubo估測翼龍體重的新方法合理且有趣,但到底最大的翼龍能有多重,現(xiàn)在還尚無定論,足跡測體重法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他指出,之前的研究認為大型翼龍可達200-260千克重。
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RoyalTyrrell Museum)的恐龍區(qū)管理員D.Henderson認為,如果起初使用現(xiàn)生鳥類足跡建模,而不是使用爬行動物,結果可能會不同,畢竟翼龍的習性與陸生爬行動物有很大差別。
雖然人們都推測最大的風神翼龍有好幾百千克,卻沒有人著手重建它們的完整骨骼,因此對它們體型、體積和重量的研究更無從談起了。
而Kubo始終認為,腳印能比較準確地指示動物體重。未來他計劃將這個方法應用在恐龍身上。
“在測算恐龍體重之前,我們要收集大量現(xiàn)今鳥類和哺乳動物體重與腳印的數(shù)據(jù),因為恐龍的體態(tài)更像后者,而不像現(xiàn)生兩棲爬行動物。我認為通過腳印可以測得任何動物的體重,這種方法值得深入探討?!彼偨Y道。
風神翼龍翼展可達11米長,重達500斤。它是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風神翼龍新陳代謝很快,需要定期進食。風神翼龍身軀為流線型,需要大量蛋白質(zhì)作為能量。一只不到三百斤重的小霸王龍,便可被它當成一頓美食。風神翼龍擁有巨大的雙翼,這使它非常適合長途滑翔。
風神翼龍未成年的個體頭骨長1米,翼展達5.5米;成年個體的頭骨未曾發(fā)現(xiàn),根據(jù)翅骨碎片來看,翼展至少有10~11米,這可是地球生命史來最大型飛翔的動物!風神翼龍的嘴巴又長又細,口中沒有牙齒;喙前端不是尖銳的,而是鈍的;它的眶前孔(位于眼眶前方的)巨大,差不多占了頭骨全長的二分之一,這無疑對其大頭減輕了相當多的重量;風神翼龍頭上有脊冠,位于眼眶前上方,這區(qū)別于該屬其他翼龍如至浙江翼龍,它們頭上沒有脊冠;風神翼龍的脖子非常長,達2米多,由肩與頭之間有長型的肌腱和肌肉支撐;它的腿很長,有平衡大頭的作用。遠觀之,風神翼龍呈現(xiàn)了類似鶴或鸛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