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西訪戴圖》為云南省博物館又一件鎮(zhèn)館之寶。是黃公望晚年作品,以淺絳法繪制,取材于歷史人物故事。
《剡西訪戴圖》描繪晉代著名書法家王徽之行船往剡西訪問人物畫家戴逵時,被途中雪霽美景迷住,一路慢慢走,漫漫欣賞,直至夜幕降臨時才到達目的地,興盡而歸。
圖的右上黃公望自題:“至正九年正月□王賢畫,二十五日題。大癡道人時年八十有□”,為其晚年81歲之佳作。在圖的上面畫的是層巒疊嶂的山峰,山的一邊村舍錯落,但村中空寂無人。下面是曲折蜿蜒的剡溪。剡溪位于現(xiàn)在的中國浙江省。溪中有一葉小舟,小舟中有一人攏袖御寒,船夫正在用力劃槳,看船行的方向應(yīng)該是要離開村莊。畫面蕭瑟冷寂,寒氣逼人。畫中樹的枯樹杈上刻意留白,表現(xiàn)的正是還沒有融化的雪。山石堆疊,結(jié)構(gòu)繁復(fù),但勾筆簡約,只在石根處略施筆墨,顯得空靈灑脫。這件作品上雖然畫的著墨不多,但是刻意看到層層疊疊的山,使得畫面內(nèi)容非常豐富。盡管只有船和遠處的山村,畫的比較寫實;但是后面整個的背景,空間與內(nèi)容都顯得非常地豐富。這恰恰是體現(xiàn)黃公望繪畫的高超的一個方面。
圖中題款:“至正九年正月□王賢畫,二十五日題。大癡道人時年八十有□?!苯?jīng)考證可知,該畫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
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等。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畫法,得趙孟頫指授。其山水畫分水墨和淺降兩種風(fēng)貌,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淺降則渾厚圓潤。晚年更將筆意入畫,氣韻蒼茫。黃公望成就卓著,為“元四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