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萬佛寶塔座落于后山合興村,建筑群包括萬佛寶塔、塔院和附屬用房、牌坊等,塔呈八角形,對角長28米,為清代官式仿古木塔,塔剎高10米,用黃金制作。寶塔四周為漢白玉欄桿,塔前臺階365級,下面有高9.9米、寬11.5米三門四柱漢白玉牌坊一座,建筑群整體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后面塔院為仿古北京四合院,內(nèi)設(shè)接待大廳,其余為生活用房。
普門萬佛寶塔內(nèi)奉九種造形的觀音菩薩鎏金銅像壹萬尊,每一層都供奉著不同造型的觀音菩薩鎏金銅像。例如,一層供奉1547尊毗盧觀音(主佛像為銅景泰藍(lán)壁畫),夾層供奉1176尊水月觀音,二層供奉1176尊自在觀音,三層供奉1127尊圓光觀音,四層供奉1127尊騎龍觀音,五層供奉973尊凈瓶觀音,六層供奉805尊聽潮觀音,七層供奉805尊合掌觀音,八層供奉630尊巖戶觀音,九層供奉625尊如意觀音(第九層為銀制像,主像為金佛像)。
整體風(fēng)格:采用八角重檐樓閣式建筑風(fēng)格,藍(lán)琉璃瓦攢尖頂,背靠佛頂山主峰,依山傍海,巍峨高聳,氣勢磅礴。
規(guī)模結(jié)構(gòu):塔分九層十三檐,含塔剎總高72.26米。塔前設(shè)有瞻禮平臺,方便游客攀登石階,一覽塔頂風(fēng)光;還有仿五臺山龍泉寺的精雕石牌坊,增添了一份古樸與神秘;塔后則是一座單檐歇山式正殿,與寶塔相映成趣,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壯麗的佛教建筑群。
由妙善法師生前倡導(dǎo)建設(shè),1999年9月奠基,2002年動工建造,2007年落成,總投資4000余萬元。2011年5月10日上午,普陀山第四大寺寶陀講寺及普門萬佛寶塔同時舉行開光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