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兒黃疸
醫(y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病癥,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在醫(yī)學上,常常把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正常值,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毫克為正常。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為膽紅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新生兒黃疸原因
1、生理性黃疸
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可出現,和膽紅素生成相對較多、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能力不足、血漿白蛋白聯(lián)結膽紅素的能力差、膽紅素排泄能力缺陷、腸肝循環(huán)增加等有關。
2、病理性黃疸
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huán)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等。

新生兒黃疸癥狀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局限于面頸部,或波及軀干,鞏膜亦可黃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后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xù)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1)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里透紅。
(2)黃疸部位:多見于軀干、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3)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fā)生核黃疸。
(4)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2、病理性黃疸
常有以下特點:①出現早,生后24小時內出現;②程度重,足月兒大于12.9mg/dl,早產兒大于15mg/dl;③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mg/dl;④持續(xù)時間長,或退而復現。
(1)黃疸程度:除面部、軀干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染。
(2)黃疸顏色: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桔黃或金黃色;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暗綠色或陰黃。
(3)伴隨表現:溶血性黃疸多伴有貧血、肝脾大、出血點、水腫、心衰。感染性黃疸多伴發(fā)熱、感染中毒癥狀及體征。梗阻性黃疸多伴肝腫大,大便色發(fā)白,尿色黃。
(4)全身癥狀:重癥黃疸時可發(fā)生,表現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肌張力低,繼而易激惹、高聲尖叫、呼吸困難、驚厥或角弓反張、肌張力增高等。
新生兒黃疸診斷
具備其中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
1、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血清總膽紅素值已達到相應日齡及相應危險因素下的光療干預標準、或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5㎎/dl),或每小時>0.5㎎/dl。
3、黃疸持續(xù)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4、黃疸退而復現。
5、血清結合膽紅素>34μmol/L(2㎎/dl)。
新生兒黃疸怎么辦
新生兒黃疸要區(qū)分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生理性一般沒有多大問題,需要密切關注寶寶情況,如果不放心可就醫(yī)。如果是病理性的,請立即找醫(yī)生進行診斷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和理療。家長要做好孩子的護理工作,有以下護理要點:
1、定時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及體溫的變化,每4小時記錄一次。
2、觀察神志變化,有無嗜睡、尖叫、肌張力低下、驚厥等癥狀,發(fā)現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
3、觀察皮膚、鞏膜黃染程度,根據黃染的變化及時了解血清膽紅素數值。
4、觀察大小便的排出次數、量及性狀,如存在胎糞延遲排出,及時告知醫(yī)生。
5、提倡母乳喂養(yǎng)、供給充足的水分,促進膽紅素的排泄。
6、注意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及時對新生兒的包裹進行調整,無論是洗澡、治療等都要注意保暖工作。
7、早上9 、10點鐘,下午3點半到5點太陽沒那么猛烈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在外曬十五分鐘太陽。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