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滴定法
化學滴定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校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強氧化劑臭氧與碘化鉀反應,使碘游離出來到水中,水變?yōu)椴枭?。隨后,利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液滴定,使游離碘變?yōu)榈饣c,反應終點為水完全褪色。通過測量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用量,可以計算出臭氧的濃度。
校準步驟:
1.分布選取10個測試點。
2.使用臭氧檢測儀和化學滴定法分別對這10個點進行測試。
3.將臭氧檢測儀的測量結果與化學滴定法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將誤差范圍控制在+1%以內。
二、紫外光法
紫外光法是一種現(xiàn)代校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臭氧對紫外光的吸收特性來測量臭氧的濃度。該方法通過比較臭氧檢測儀的測量結果與紫外光法測量結果的差異,來調整設備的校準參數。
校準步驟:
1.使用紫外光法臭氧測定儀對已生產的臭氧檢測儀進行分布選取10個測試點對比。
2.將臭氧檢測儀的測量結果與紫外光法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將誤差范圍控制在+1%以內。

三、校準注意事項
校準周期: 臭氧檢測儀的校準周期取決于使用環(huán)境、使用頻率和設備性能。一般來說,建議每周進行一次校準,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在特殊情況下,如使用環(huán)境惡劣、使用頻率高或設備性能不穩(wěn)定時,可能需要縮短校準周期。
避免污染:確保校準過程中使用的氣體、溶液等無污染,以免影響校準結果。
保持環(huán)境穩(wěn)定:校準過程中應保持環(huán)境溫度、濕度等穩(wěn)定,避免環(huán)境因素對校準結果的影響。
遵循操作規(guī)程:嚴格按照校準方法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誤導致校準結果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