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西瓜是中國清朝文物,共一對,屬于絕世國寶,是從美國大量進口的碧璽做的,瓜皮翠生生、綠瑩瑩,還帶著墨綠的條紋:瓜里的黑瓜籽、紅瓜瓤還能影影綽綽的看得見。
深受慈禧太后喜愛,她死后翡翠西瓜隨葬,后被軍閥孫殿英盜走,目前下落不明。
相傳慈禧太后在頤和園里有一個珠寶室,四面擺著檀木方櫥,盛著大大小小的玻璃錦盒,都是些用繡緞包裹著、裝潢精致的盒子。那里邊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珠寶,金銀、寶石、珍珠、瑪瑙、翡翠、珊瑚,數(shù)也數(shù)不清。在這成千上萬件寶物里,她最喜歡的是一對翡翠西瓜。慈禧對這兩顆翡翠西瓜愛之如命,放在最堅實的柜櫥里,又加上一把機械鎖。要想打開這把鎖,必須把鑰匙插入鎖心左轉(zhuǎn)五次才行,方向轉(zhuǎn)錯、多轉(zhuǎn)少轉(zhuǎn),都不能開鎖。慈禧派了幾名親信太監(jiān),三人一班,日夜輪流,嚴密看守這間珠寶室。每到高興的時候,她就讓太監(jiān)取出翡翠西瓜,盡情觀賞,還常向人夸耀,說這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稀世奇珍!
有一年,頤和園里鬧開賊了,今天丟幾個元寶,明天丟幾顆珍珠,連樂壽堂里多寶閣上的陳設(shè)也被偷走了幾件!慈禧正想囑咐要看守好翡翠西瓜,有個太監(jiān)慌慌張張地跪報,說翡翠西瓜失蹤了!慈禧聽說后,怒氣沖天,把幾名看守珠寶的太監(jiān)打得死去活來,但沒有一個人招認,只是哭喊“冤枉!”
慈禧命令一面在頤和園里仔細搜尋,一面在京城內(nèi)外張貼告示,懸賞尋寶。那時候,三山五園一帶,崗哨羅布,嚴密探查,到處都在談?wù)擊浯湮鞴稀?/p>
這時候,玉泉山西邊墳戶營住著一個王老道,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這王老道是半年以前從山東來的,住在開店的李家。他棗紅臉,高鼻梁,頭上盤著道髻,腰里纏條藍布帶,四十開外年紀(jì),見多識廣,為人仗義。他一不經(jīng)商,二不種田,經(jīng)常往來于三山五園之間,有人多次見他在青龍橋二和樓酒館獨飲。有人說,他每天三星不落就起身,到靜明園天下第一泉去洗臉,到清水院去踢腿練功;有時還到西頂廟廟會上走兩趟拳腳,幫場湊熱鬧,見到的人說他練就了一身超群出眾的武藝。還有人說,他腳板底下長著一撮毛,能蹦高跳遠,竄房越脊,快步如飛,日行千里,是個名不虛傳的飛毛腿。
不管這些傳聞是真是假,反正王老道在墳戶營住下以后,附近的三里五屯發(fā)生了不少希奇古怪的事兒。比如象墳戶營的李花子,他窮得叮當(dāng)響,就靠給人看墳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一天早晨起來,他發(fā)現(xiàn)窗臺上放著兩個元寶,下邊還壓著一張紙條,寫著:“家中貧寒,不能沒錢;有錢別花,買地種田。”李花子以為自己命好,是財神爺下界送錢來了,就買了幾畝山地,種起莊稼來了。再比如,象北塢村的奧許和,他八十歲的老母親得了重病沒錢醫(yī)治,愁得打不起精神,可是在做飯點火時,從灶膛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紙包,打開一看,是用素絹包著兩顆珠子。他為母親治好了病,又買了幾畝地種,也不愁沒飯吃了。
官府聽說了這些怪事,經(jīng)過反復(fù)探查,就注意上了王老道的行蹤。
一天晚飯后,王老道對店主李掌柜說:“我住店半年多,蒙你多方照料,我非常感謝,這是給你的店錢?!闭f著,就取出一個元寶遞給李掌柜。李掌柜說:“哪兒用得了這么多?”王老道說:“你收下吧!若是給你惹了麻煩,我很抱歉;你若是因為我受了什么損失,這就算我付的賠償費吧!”說完,他背上一個小包袱,就朝東走了。
李掌柜剛把元寶收藏好,就闖進來一幫衙役,持刀掛劍,嚷嚷著要抓山東來的老道。他們審問了李掌柜,又翻箱倒柜,折騰了半宿,才掃興地離開了墳戶營。
墳戶營村外有個雙水門,是從頤和園到香山的必經(jīng)之地。北塢村的簡大伯撿糞時經(jīng)過這里,聞見一股臭味噎人,以為是誰家扔掉的死孩子。等他用糞杈扒開一看,原來是爛豬肉里裹著兩個西瓜——一這就是皇宮丟失的那一對翡翠西瓜!簡大伯怕招來大禍,就報告了官府。皇家因為簡大伯找回國寶有功,賞給他從玉泉山往城里皇宮運送泉水的差事,例錢例米非常豐厚,簡家成了這一帶的富戶。
翡翠西瓜又回到了頤和園的珠寶室,但是盜寶的人一直沒抓到。一天,靜明園的一個瓦匠到玉峰塔上去修理塔門,爬到第七層時,看見一個老道正在睡覺。他沒敢驚動那個老道,就趕緊報告了上司。當(dāng)手持刀械的官兵前去捉拿時,塔上已經(jīng)空無一人,只見塔壁上有剛用鮮血題寫的幾句詩:“赤金元寶是我拿,翡翠西瓜是我收。若問咱家住何處?玉峰塔上度春秋。”落款是“王老道”。
慈禧太后對這個王老道恨之入骨。她下令繪影圖形在全國緝拿,但是再也沒有找到王老道的蹤影。
據(jù)說,慈禧太后死后,按著她的遺囑,把那對翡翠西瓜隨葬了。她把它當(dāng)作枕頭,枕在自己的頭下。到了民國年間,軍閥孫殿英用炸藥崩開西太后墓,把翡翠西瓜給盜走了。
據(jù)說,翡翠西瓜是番邦進貢的珍品,慈禧對它愛若至寶。據(jù)慈禧的心腹太監(jiān)李蓮英及其侄子合作的《愛月軒筆記》中記載,慈禧死后,這對翡翠西瓜就放在她腳邊,一起埋進東陵。1928年夏,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東陵盜寶事件,把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劫掠一空。
孫殿英東陵盜寶事發(fā)后,蔣介石下令查辦此案。孫為脫罪,四處行賄,行賄的禮物正是那些東陵珍寶。孫的參謀長文強說,孫曾親口對他說,將那對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但也有人說,孫送給宋的只是翡翠白菜,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確有這么一棵翡翠白菜。還有一種說法是,1947年,孫在湯陰戰(zhàn)役中當(dāng)了劉鄧大軍麾下六縱十八旅旅長肖永銀將軍的俘虜。在有關(guān)肖將軍和韋杰將軍(六縱副司令員,當(dāng)時隨十八旅行動)的傳記文學(xué)里描述,解放軍從孫隨身攜帶的箱子里曾繳獲過“玉石西瓜”。
肖永銀和韋杰現(xiàn)已去世,無法核實上述記載。因?qū)O被俘地點在河南湯陰,記者聯(lián)系上河南博物院,但該院既無翡翠西瓜復(fù)制品,也無真品。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chǔ)上建成)也表示,館藏中從未有過翡翠西瓜。
當(dāng)時參戰(zhàn)部隊中有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六縱隊十八旅五十三團,俘獲孫殿英的,正是該團三營營部書記武英和九連連長楊靠山。武老已去世,楊老也無法聯(lián)系上,但五十三團作戰(zhàn)參謀尹萍當(dāng)時也在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目睹了孫被俘過程。尹老如今已90歲,住在南京,身體健康,記憶仍健。他對記者說,孫當(dāng)時隨身攜帶的物品中絕無翡翠西瓜。尹老還聽說,當(dāng)初審訊時孫交代了盜墓一事,并稱把玉石西瓜送給了蔣介石身邊人。尹老說,孫鴉片癮過重,被俘當(dāng)年就不治而亡。
如果玉石西瓜就是翡翠西瓜,而且被送給了宋子文。因宋后來一直住在美國,那么翡翠西瓜在美國出現(xiàn)就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