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冰雹和雷雨是同出一門的弟兄,它的母親也是積雨云。但它的降生必須有三個條件:(1)強烈的上升氣流;(2)空氣中必須含有豐富的水分;(3)上升氣流頂部的溫度須降低到冰點以下。為什么呢?讓我們一步一步地來解釋由于夏季的空氣比較潮濕,受熱特別快,膨脹上升的力量常大,往往可以升到1萬多米的高空。地面雖然很熱,但在1萬多米的高空中,仍是嚴寒,溫度是很低很低的,往往可以低到攝氏零下20—30度,所以隨著空氣上升到高空來的水蒸氣和小雨滴,遇冷凝粘成大塊濃黑色的層,其中的一部分水汽繼上升到更高更冷的地方,凝成小冰珠或雪花。這些雪花和冰珠,在上升氣流比弱的時候,并始向下降落。但是下層的空氣是比較暖的,冰粒和雪花落到這里,表面一層冰雪又開始融化成水。同時又吸集了許多水氣,使它們附在自己周圍。
這時,如果又碰到猛烈上升的氣流中,冰粒和雪花就會再一次被送上高空,附在外面的一些水分也就被凍成了一層冰殼,冰粒的這樣托上去、體積大了,重量也大了,然后再落下來。落下來;落下來、又托上去,反復一次,冰粒就大一點,經(jīng)過這樣上上下下多次的翻騰后,冰粒外面的冰層就愈來愈多,體積也愈來愈大,到了最后,就成了又胖、又重的冰疙瘩上升的氣流再也托不住它了,結果就一直摔到地面上來下冰雹了。

二、下冰雹的季節(jié)
冰雹屬于一種強對流天氣,而“強對流天氣”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地面水蒸發(fā)得很快,在中國,強對流天氣一般發(fā)生在氣溫較高的夏季。
三、冰雹災害
冰霍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xiàn)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并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fā)性災害性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nóng)業(yè)、建筑、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chǎn)帶來巨大損失。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達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云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的體積卻很大,曾經(jīng)有重達八十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秘的是天空無云層狀態(tài)下巨大的冰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巨大的冰雹。
四、冰雹預警
冰雹預警信號分兩種,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冰雹橙色預警信號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xiàn)冰雹天氣,并可能造成雹災。冰雹紅色預警信號含義:2小時內出現(xiàn)冰雹可能性極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災。
聲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