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可以繼承嗎
我國土地和房屋是分別實行管理的。根據規(guī)定,宅基地是農民基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是一種福利性質的,一般來講不能繼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則屬于公民個人財產,可以繼承。
子女是按照“房地一體”原則繼承的宅基地使用權,也就是說子女一定要確保房屋的完整性。即農村房屋不能倒塌、損壞或者空置時間超過2年,如果出現這類情況,那村集體按照規(guī)定有權收回宅基地的使用權。直白點說,宅基地的使用權是依附于房屋而存在的,房屋完好,使用權就依然有,房屋損壞,使用權自動消失。
雖然子女有權繼承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權,但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繼承人仍然不得對房屋進行翻建、改建、擴建等。當然對于那些留在農村且符合條件的本集體成員,可以經過申請獲批后進行規(guī)定范圍內的翻建活動。
農村房屋沒有宅基地證怎么辦

如果沒有宅基地使用證,可以到當地的發(fā)證機關申請補辦。當事人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宅基地復印件及原件,到縣級國土局辦公室進行核對,戶主申請宅基地置換。
申請表由居住地的村委會簽字,并加蓋村委會公章。農村自建住房必須有兩個許可證,一個是宅基地使用許可證,另一個則是施工許可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五條,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農村宅基地確權和拆遷有關系嗎
宅基地確權和土地征收和拆遷沒有直接關系,征收拆遷之前一般也要有土地管理部門的人員去做些測量、問詢和調查,這是地籍調查,是土地征收的一個必要程序。如果是確認做征收前的地籍調查,那可能就意味著你的宅基地和房屋要征收拆遷了。
宅基地確權能夠有效解決和減少宅基地糾紛問題,因為確權就是進行精確測量和廣泛調查,明確四至邊界、明確使用權歸屬等信息,這就會讓自家的宅基地和房屋很難再產生爭議,即使有了爭議,調解和裁定都會以確權的信息和證件為準;再一個就是近年來房屋征收拆遷的情況不斷增多,如果自家的宅基地和房屋面臨征收和拆遷,確權證書就能有效保障農民的利益;另外,宅基地確權頒證之后,就可以以此作為抵押向銀行進行貸款,解決農民貸款無抵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