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幫川菜十大家常菜 NO.2
過年十大硬菜 NO.4
適合補鋅的10款菜肴 NO.5
十大高考好意頭菜譜 NO.7
最好吃的10種預(yù)制菜 NO.8
十大美食諧音梗 NO.12
成都十大名菜 NO.17
十大牛肉的做法 NO.4
自貢十大名菜 NO.1
十大牛肉家常菜 NO.1
十道最適合年夜飯的菜 NO.1
小河幫川菜十大名菜 NO.2
牛肉十大名菜 NO.3
四川十大名菜 NO.15
十大葷菜家常菜做法大全 NO.15

菜品特色
此菜由四川自貢名廚范吉安創(chuàng)制。范吉安在烹飪實踐中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堅持改進(jìn)創(chuàng)新。如滲湯牛肉,原來是用水煮熟牛肉 片,用鹽、醬油、辣椒和花椒等佐料,調(diào)成蘸水,放在碟內(nèi)蘸來吃。在上世紀(jì)三十年代,他把滲湯牛肉改進(jìn)為水煮牛肉,其原輔料和制作工藝是:以牛肉片為主料,菜薹或萵筍、紅白蘿卜為輔料;將精鹽、醬油、辣椒、花椒和淀粉等佐料與牛肉片拌勻,下鍋與菜薹或萵筍片同煮,并加肉湯和蔥,掌握好火侯,待牛肉煮至伸展發(fā)亮?xí)r起鍋,淋上麻辣熟油即成。水煮牛肉的特點是:肉質(zhì)細(xì)嫩,鮮香可口,油而不膩,麻辣燙,是佐酒伴飯的上等佳肴,成為帶有濃厚地方風(fēng)味的四川名菜。水煮牛肉于1981年被選入《中國菜譜》。
水煮牛肉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具有川味火鍋麻、辣、燙的風(fēng)味。 此菜白、紅、綠、黃四色相映,色彩樸素清新,牛肉肥嫩異常、味道酸辣鮮香。水煮牛肉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熟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 故名水煮牛肉。成菜色深味厚,香味濃烈,肉片鮮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燙的獨特風(fēng)味。由于此菜注重麻辣,故多為秋冬兩季食用。
關(guān)鍵:牛肉片要切得厚薄均勻,下熱湯鍋滑至顏色轉(zhuǎn)白斷生即起鍋,受熱時間不宜過長以免 肉質(zhì)變老。
水煮牛肉是著名川菜,四川水煮牛肉的烹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于香辣味。
做法
做法一
材料
牛肉150 克、蔥和蒜50克、干辣椒6克、花椒1克、鹽2克、調(diào)水淀粉20克、豆瓣醬20克、醬油15克、香油10克、精煉油25克、姜5克、料酒20克、高湯適量。
制作
牛肉切成片,蔥切成段。 將豆瓣醬放入熱鍋中,炒香。 高湯倒入鍋中,放入牛肉片、蔥段。 在鍋中煮3分鐘。加入調(diào)料 、收汁即可。
做法二
材料
牛里脊肉250克,青蒜150克,白菜心150克,芹菜心100克,干辣椒15克,郫縣豆瓣40克,清油200克,醬油15克,雞精1克 ,姜片10克,蒜片15克,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制作
將牛肉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裝入碗中,用醬油、料酒碼味,用水豆粉拌勻。青蒜、白菜、芹菜擇洗干凈,分別切成6.5厘米長的段和塊。 鍋內(nèi)油熱下干辣椒、花椒,炸呈棕紅色(不要炸煳,以出色出香為度),撈出剁細(xì)。 鍋內(nèi)原油下青蒜、白菜、芹菜,炒至斷生裝盤。 鍋內(nèi)油熱,下郫縣豆瓣,炒出紅色,加湯(要適量,過多則味淡;過少豆 粉易掉,湯汁粘稠)稍煮,撈去豆瓣渣,將青蒜、白菜、芹菜再放入湯鍋中,加醬油、味精、料酒、胡椒面、鹽、姜片、蒜片,燒透入味,撈入深盤或荷葉碗內(nèi)。將肉片倒入微開的原湯汁鍋中(湯要微開。如湯不開,豆粉會脫落;湯大開,肉片易老)。用筷子輕輕撥散,剛熟就倒在裝配料的盤或碗中,撒上干辣椒末、花椒末,隨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濃厚的麻辣香味。
做法三
材料
主料:牛柳(250 克)、萵筍(100克)、黃豆芽(100克)、干辣椒(10只)、花椒(1湯匙)、姜(3片)、蔥(2根)、蒜(3瓣)
腌料:生抽(2湯匙)、料酒(1湯匙)、生粉(1湯匙)、雞蛋清(1湯匙)、白糖(1/3湯匙)、清水(3湯匙)
調(diào)料: 油(3湯匙)、辣椒油(3湯匙)、生抽(1湯匙)、雞粉(1/2湯匙)、花椒粉少許
制作
1、洗 凈牛柳,逆著紋理切成薄片,加入腌料抓勻,腌制15分鐘;干辣椒切丁,姜蒜剁末,蔥切蔥花。
2、萵筍去皮洗凈,斜切成薄片;黃豆芽去老根洗凈,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起過冷水瀝干水。
3、 取一大碗,先在底部鋪上一層黃豆芽,再鋪上一層萵筍片。
4、燒熱3湯匙油,加入1湯匙花椒炒香,撈起棄之,留鍋中油,倒入姜蒜末、蔥白末和干辣椒炒香。
5、注 入2杯清水?dāng)噭蛑蠓?,加?湯匙辣椒油、1湯匙生抽和1/2湯匙雞粉調(diào)味。
6、放入牛肉片快速攪散,煮至肉片變色,便可熄火。
7、將 水煮牛肉倒入大碗內(nèi),淋在萵筍和黃豆芽上。
8、灑上1湯匙花椒粉和蔥花,即可上桌。
做法四
材料
牛肉40 0克,生菜300克,蒜苗50克,大蔥1根,生姜1小塊,大蒜5瓣,淀粉適量,干辣椒10個,
食用油10克,醬油3小匙,料酒3小匙,豆瓣醬3小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
制作
1.牛肉切片, 用少許鹽、料酒、淀粉拌勻上漿,
2.生菜洗凈掰開 ,下鍋略微焯下水,撈出墊在碗底,
3.蒜苗切段,蔥、 姜、蒜切片,干辣椒切段,
4.將食用油燒熱, 加入豆瓣醬、蔥、姜、蒜、干辣椒煸香,烹入料酒、醬油,加入一大碗開水,稍煮,撈凈豆瓣醬的渣子,
5.湯汁燒開后, 把牛肉 片放入鍋中, 再放進(jìn)蒜苗、鹽、味精,水再次燒開后即可倒在生菜上。
特點
咸鮮麻辣,醇香可口。
技巧
煮牛肉片的時間不要太長,否則牛肉的口感不好。
做法五
材料
牛柳(250克)、萵筍(100克)、黃豆芽(100克)、干辣椒(10只)、花椒(1湯匙)、姜(3片)、蔥(2根)、蒜(3瓣)
腌料: 生抽(2湯匙)、料酒(1湯匙)、生粉(1湯匙)、雞蛋清(1湯匙)、白糖(1/3湯匙)、清水(3湯匙)
調(diào)料:油(3湯匙)、辣椒油(3湯匙)、生抽(1湯匙)、雞粉(1/2湯匙)、花椒粉(1湯匙)
制作
1、洗凈 牛柳,逆著紋理切成薄片,加入腌料抓勻,
腌制15分鐘;干辣椒切丁,姜蒜剁末,蔥切蔥花。
2、萵筍去皮洗凈,斜切成薄片;黃豆芽去 老根洗凈,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起過冷河瀝干水。
3、取一 大碗,先在底部鋪上一層黃豆芽,再鋪上一層萵筍片。
4、 燒熱3湯匙油,加入1湯匙花椒炒香,
撈起棄之 ,留鍋中油,倒入姜蒜末、蔥白末和干辣椒炒香。
5、注入2杯清水?dāng)噭蛑蠓?,加?湯匙辣椒油、1湯匙生抽和1/2湯 匙雞粉調(diào)味。
6、放入牛肉片快速攪散,煮至肉片變色,便可熄火。
7、將水 煮牛肉倒入大碗內(nèi),淋在萵筍和黃豆芽上。
8、灑上1湯匙花椒粉和蔥花,即可上桌。
小貼士
1、黃豆芽應(yīng)用沸水焯一下,再鋪于碗底,不經(jīng)飛水的黃豆芽,豆腥味較重, 吃時會難入口。
2、牛肉先 用刀背拍松肉纖維,切片后用蛋清、生粉腌制,可使牛肉的口感更加軟嫩。
3、花椒粒用油炒香,便可棄之,否則不 小心吃到會辣口,水煮牛肉煮好后,灑上花椒粉增加麻味便可。
4、萵筍切片置于碗底,倒入水煮牛肉, 很快就會燙熟,無須經(jīng)飛水處理。
5、牛肉不可太早下鍋,否則會過老,先 將麻辣湯汁煮好,再放入牛肉攪散燙熟即成。
做法六
材料
嫩牛肉200克,芹菜100克,青蒜100克,白菜心150克,豆瓣醬30克,醬油1湯匙,料酒1湯匙,花椒粉1湯匙、辣椒粉2湯匙、花椒粒1茶匙,干辣椒數(shù)粒,姜數(shù)片,蒜數(shù)粒,胡椒粉、鹽、水淀粉、雞粉適量。
制作
1、將牛肉切成薄片;用醬 油、料酒、水淀粉拌勻。
2、青蒜、芹菜、白菜心洗凈切成5公分左右的段或塊;蒜剝好后切片。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 放花椒粒和干辣椒炸香呈棕紅色,將花椒、辣椒撈出(別糊了)。
4、下青蒜、芹菜炒熟,撈出待用。
5、炒鍋中油再燒熱,下豆瓣醬 炒出紅色,加湯(可以用開水加雞粉)燒開,倒入青蒜、芹菜,加醬油、胡椒粉、料酒、姜片、蒜片燒開,加白菜再燒開,撈出盛入碗中待用。
6、將鍋中剩余的燙燒開,下牛肉片,用筷子輕輕撥散,開后轉(zhuǎn)用小火,煮至牛肉片剛熟,撈起放在白菜上。
7、將辣椒粉、花椒粉放在小碗中 ;將炒鍋洗干凈,放油燒熱,將燒熱后的油倒在辣椒、花椒粉上。
8、趁熱將辣椒、花椒油倒在牛肉上即可上桌。
做法七
材料
牛肉片1斤、牛骨湯約600 克、色拉油少許、辣豆瓣醬2-3湯匙、辣椒粉、花椒粉、美國芹菜 依個人口味。
制作
1將牛肉片使用醬油腌漬一天,使其完全入味;
2美國芹菜剝開后放入 鍋底,并加入七分滿的水;
3水沸后放入腌漬過的牛肉片,1分鐘后即可起鍋;
4隨后放上辣椒粉、 花椒粉,最終淋上熱油,即大功告成。
做法八
口味:香 難度:配菜(中級)
時間:30-45分鐘 分類:大眾菜,牛肉,老少皆宜
材料
牛里脊肉500g ,萵筍1棵,黃豆芽200g ,干辣椒4湯匙(60g),生抽2湯匙(30ml),花椒2茶匙(10g),白砂糖1湯 匙(15g),姜末大蔥花各1茶匙(5g), 蒜碎2茶匙(10g), 淀粉1湯匙(15g) 香蔥1棵, 鹽1茶匙(5g), 料酒1湯匙(15ml) ,油4湯匙(60ml) ,清水500ml。
制作
1、將牛里脊肉切成2cm寬、4cm長的薄片,加入生抽、料酒、淀粉、鹽和白砂糖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萵筍削去外皮洗凈,再切成 5cm長的斜薄片。香蔥洗凈切碎;
2、花椒放入鍋中干焙出香味,然后取出碾碎;
3、將萵筍片和黃豆 芽放入大碗底;
4、中火燒熱鍋中的油,待燒至六成熱時,將大蔥花、姜末和干辣椒放入爆香,隨后倒入清水,大火燒沸后放入牛肉片,然后迅速滑散至熟;
5、將水煮牛肉 盛入碗中,最后在上面撒入花椒碎、蒜碎和香蔥碎即可。
做法九
材料
主料:牛肉
輔料:高湯
調(diào)料:料酒 色拉油 胡椒粉 生抽 水淀粉 豆芽 蔥 姜 花椒 八角 郫縣 豆瓣醬 干辣椒
制作
1、牛肉切大薄片,加料酒、色拉油、胡椒粉、生抽、水淀粉混合均勻,腌制十幾分鐘;
2、豆芽焯熟,鋪到盛器底部;
3、鍋中油熱后, 放入蔥、姜、花椒、八角、郫縣豆瓣醬、干辣椒,炒出紅油,倒入高湯或熱水;
4、水沸后放入牛肉 片劃散,加鹽、雞精、醬油調(diào)味;
5、將煮熟的牛肉片鋪在豆芽上,并倒入適量湯汁,鋪上花生碎、芝麻、蒜末、干辣椒面;
6、另起一鍋倒 入適量油,燒至九成熱,淋到肉片上即可。
做法十
材料
主料:瘦黃牛肉300克
副料:豆芽、鴨血、萵筍或者其他蔬菜、粉絲
調(diào)料:醬油2.5 克,郫縣豆瓣醬50克,辣椒油5克,醪糟汁、濕淀粉各25克,精鹽2克,干辣椒5克,花椒20粒,胡椒粉、味精適量,蔥、熟菜油各100克,肉湯500克。
制作
1、黃牛肉洗凈,切成約5厘米長、2.5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高筍切成骨牌片。蔥切成6厘米長的段。干辣椒切段。
2、將牛肉放入碗內(nèi),加鹽、醬油、郫縣豆瓣未、醪糟汁、濕淀粉拌勻稍腌。
3、炒鍋上火,下菜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干辣椒炸至呈棕紅色,下花椒粒炒幾下,再放蔥 段、豆芽、萵筍片炒勻,加肉湯,放入鴨血,煮至將要開鍋時,下肉片滑散,煮至牛肉片伸展發(fā)亮,盛入碗內(nèi),撒鹽、味精和胡椒粉調(diào)味;
4、另起油鍋熱油,將熱油澆在盆里即可上桌。
做法十一
難度:配菜(中級)
時間:10-30分鐘
主料:瘦牛肉200g、黃豆芽150g、萵筍尖2根
輔料:蒜2個 、姜1小塊、郫縣豆瓣醬2大勺、干淀粉2勺、花椒面根據(jù)個人口味、干辣椒面根據(jù)個人口味、雞精少許、花椒小半把、菜籽油、水(根據(jù)裝菜的碗的大小和菜量調(diào)整用量)300ml
制作步驟
1. 牛肉洗凈,切 成約5.4厘米長、2.5厘米寬的薄片。
2. 放入干淀粉,少許鹽和雞精抓勻(牛肉本身有水分,不用加水,實在拌不勻就滴幾滴水或生抽)。
3. 姜切片 ,蒜切末。
4. .萵筍尖連根帶葉子切厚片。
5. 然后再 切成6cm左右長度的小段。
6. 把萵筍,和黃豆芽分別在滾水里煮一下(家里剩了點金針菇,就一起放進(jìn)去了)。
7. 煮好后, 撈出瀝干水分。
8. 把菜鋪在準(zhǔn)備裝水煮肉片的大碗里。黃豆芽鋪下面,青菜鋪上面。
9. 鍋燒熱后倒油,油要偏多點。是平時炒菜的2---3倍。油七分熱時,放入姜片煸炒。
10. 馬上再放 進(jìn)花椒粒。
11. 炒兩下后放入豆瓣醬,翻炒幾下。
12. .爆出香味, 油多才爆的出來味道。
13. 加水。放少許雞精。待水煮開后,用筷子夾著牛肉片,一片一片放下去。放完后,迅速劃散,變色后馬上關(guān)火。
14. 連湯帶肉倒進(jìn)鋪 了蔬菜的大碗里。
15. 撒一層干辣椒面。
16. 再將蒜末鋪一層。
17. 鍋洗干凈,燒熱后,倒入菜籽油,油9成熱后,潑在辣椒面和蒜末上面。(油量是平時炒素菜倒的量)。
18. 再撒一層花椒面。
19. 吃的時候,用筷 子翻兩下,就可以吃了。
小貼士
1、牛肉的 選材很關(guān)鍵,應(yīng)選擇無筋、無皮、無油、無脂的肉為最佳。從部位來看,應(yīng)選擇牛后腿之類的部位的肉最佳。
2、牛肉片要切得厚薄均勻,下熱湯鍋滑至顏色轉(zhuǎn)白斷生即起鍋,受熱時間過長肉質(zhì)變老。不要擔(dān)心會煮不熟,肉放進(jìn)鍋里 ,變色就馬上關(guān)火。
3、配菜其實不是很講究,什么都可以,都主要以針葉菜為主,最常配的就是黃豆芽,萵筍尖,蒜苗,芹菜等。
4、因為豆瓣有咸味,所以我就沒放鹽了??谖吨氐目稍俜劈c。
5、干辣椒面和花椒面根據(jù)自己口味增減。我是家里有小朋友吃,所以干辣椒放的少些。平時自己吃會鋪滿。
6、最后潑油是關(guān)鍵,千萬不要省略。
7、這道菜最好 用菜籽油。
做法十二
主料:瘦牛肉、牛百葉、蓮藕、娃娃菜、豆芽、
輔料:蒜、油、鹽、雞粉、淀粉、姜片、花椒粒
制作步驟
1、蒜瓣切蓉;姜切片;蓮藕切片;娃娃菜、豆芽洗干凈切小塊;牛肉切小塊,用油、鹽、雞粉、淀粉腌制15分鐘;牛百葉洗干凈切小塊;
2、熱鍋燒開水,把剛剛準(zhǔn)備好的娃娃菜、豆芽、藕片放入鍋里煮2分鐘左右(時間不能太長,因為煮太久的菜不夠爽脆的)。
3、煮好的配菜撈出來放入碗中最底部,備用;鍋里的熱水不要倒,隨即放入牛百葉滾5分鐘左右(這樣做確保牛百葉熟透)撈出,備用。
4、大火熱鍋,倒入多點油(比平時一般炒菜多3倍左右),油燒開后放入姜片、花椒粒,炒香后,隨即加入兩大勺豆瓣醬,翻炒幾下香味出來后,加入一大碗水,水煮開后后,用筷子把剛剛腌制的牛肉一片一片的放入鍋中,放完后要筷子劃開,避免粘成一塊。隨即再加入剛剛煮好的牛百葉,蓋鍋,計時2分鐘左右即可關(guān)火。(不能煮太久,因為牛肉會老影響口感)
5、把煮好水煮牛肉,一鍋倒入剛剛準(zhǔn)備好的配菜大碗中。
6、在裝好的水煮牛肉上面,撒上一層辣椒面、再鋪上一層蒜蓉。
7、鍋洗干凈后,拭干水分,熱鍋燒油(油就是平時炒菜的2倍左右),燒其起煙至8-9分熟后,關(guān)火,把油潑上剛剛的水煮牛肉上面,一道美味的水煮牛肉就完成了。
營養(yǎng)價值
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qiáng)力量特別有效。
1.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jī)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fā)育及手術(shù)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fù)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yī)認(rèn)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qiáng)健筋骨、化痰息風(fēng)、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2.多吃些黃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維生素B2缺乏證。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護(hù)皮膚和毛細(xì)血管,防止小動脈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壓。黃豆芽富含維生素C,是美容食品,常吃黃豆芽能營養(yǎng)毛發(fā),使頭發(fā)保持烏黑光亮,對面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效果。吃黃豆芽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預(yù)防貧血等大有好處。
3.萵筍含鉀量較高,有利于促進(jìn)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萵筍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對人的基礎(chǔ)代謝、心智和體格發(fā)育甚至情緒調(diào)節(jié)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萵筍具有鎮(zhèn)靜作用,經(jīng)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不同于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能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肝臟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jìn)食欲,有助于抵御風(fēng)濕性疾病和痛風(fēng)。
相傳北宋時期,在四川鹽都自貢一帶,人們在鹽井上安裝轆轤,以牛為動力提取鹵水。一頭壯牛服役時間多者半年,少者三月,就已精疲力盡。故當(dāng)?shù)貢r有役牛淘汰,而當(dāng)?shù)赜名}又極為方便,于是鹽工們將牛宰殺,取肉切片,放在鹽水中加花椒、辣椒煮 食,其肉嫩味鮮,因此得以廣泛流傳,成為民間一道傳統(tǒng)名菜。后來,菜館廚師又對“水煮牛肉”的用料和制法進(jìn)行改進(jìn),成為了流傳各地的名菜。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故名“水煮牛肉”。該菜色深味厚,香味濃烈,肉片鮮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燙的風(fēng)味。
今天的水煮牛肉,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清水加花椒了。是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加精鹽、醬油、醪糟汁、濕 淀 粉拌勻。油鍋中放郫縣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黃色,再下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fā)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這菜的特點是麻辣味厚,滑嫩適口,具有火鍋風(fēng)味。若以豬肉作原料,便叫水煮肉片。